这个“不务正业”的年轻人,学校为何要替他办一台非主流音乐会

5岁就开始学琴的彭辰,在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后,读的却是小提琴制作专业,一直读到了研究生三年级。

觉得他“不务正业”?还有更“不务正业”的!日前,他又现身在豫·上海剧院举行的“乘空而行——白露世界音乐乐游会”。

这位帅小伙和几位乐手一起光着脚席地而坐,除了小提琴,还起了手碟、海浪鼓等一些不常见的乐器……

这是上海音乐学院“未来音乐家”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

世界音乐,泛指世界范围的民族音乐,“的确这是一种挺小众的音乐形式,但我们仍然给他们打造了这个演出平台”,“未来音乐家”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无论是从学术还是从教学的态度上,上音都一直支持和鼓励学古典乐的学生多接触多元音乐文化,去尝试、接触和感受探索性和前沿性的东西。”

这场音乐会上,彭辰和他所在的柒绪乐队演奏了9首他们的原创作品,包括《随意而为》、《迂回》、《荆棘之路》、《云海谣》等等。独特的乐器、空灵的声音,让现场观众放松而又陶醉。除了演奏,他们还主动给观众介绍那些不常见的乐器,认真做着普及工作。

其实,彭辰在主流音乐圈有着傲人履历。提琴制作方面,他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华天礽教授,小提琴则师从谭晓春、上海音乐学院丁芷诺教授,中提琴师从上海音乐学院刘念教授,老师都是名家,此外,他还是美国达达里奥中国区提琴签约合作艺术家,参与过《中国梦之声》、《极限挑战》等知名节目的音乐演出,合作过林俊杰、方大同、孙楠等音乐人,并与各类交响乐团有过合作演出。

“世界音乐算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在这支世界音乐乐队已经两年了”,彭辰告诉记者,世界音乐最大的强项是“做的东西让人有遐想空间”,“其实音乐的本质,不是只听旋律或者歌词的,没有主线条的旋律,靠着大家相互配合,也能非常好听。它不需要说听得懂还是听不懂,而是应该给大家一种感受,让你舒服,让你有感触,就是音乐的意义。”

而对于学校对于自己兴趣的支持,彭辰也很感激,“兼容并蓄是上音历来的传统,他们允许学生做他们自己喜欢的、非专业性的东西,把音乐的领域拓宽”。

“未来音乐家”相关负责人对这个说法颇为认同:“上音发展至今,一直对多元音乐非常宽容,并且与时俱进,也正因为如此,一代又一代的上音年轻音乐人,才能脱颖而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