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脱口秀丨对章子怡的一点小期待

最近,娄烨新片《兰心大剧院》在威尼斯电影节亮相,女主演巩俐收获满满赞誉,戏里戏外都不愧“巩皇”的谐称。我看了下剧情介绍和相关报道,不少人也提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上海故事,娄烨十几年前拍过一部《紫蝴蝶》,巧的是,女一号是章子怡。因为这样那样的相似之处,两位“谋女郎”又被相提并论了。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评论,有些偏颇:肉眼可见的未来还没有人能接班巩俐,章子怡本来是最有希望的,现在看来也赶不上了。但是,兼听则明。发言者恐怕跟我一样,对章子怡是有期待的。

章子怡,走的是一条“强人”路:我能做到,我一定能做到。2013年1月8日,《一代宗师》内地公映。从此,“玉娇龙”刷新为“宫二先生”,成为可以替代章子怡姓名、无人不晓的标签。上映这一年,章子怡34岁。

三年后,她成为妻子、母亲,进入女性生命新的阶段。刚刚去世的世界级摄影大师Peter Lindbergh记录下2016年春的章子怡。当时,她刚生完女儿,脸上的妊娠斑还很明显,但是大师说,这些因为小生命带来的斑点才是最真实的故事,你有态度有力量,会在镜头里闪现出最为动人的光芒。如今看这张作品,有“故事感”,母性是章子怡与观众之间强健的情感纽带,她不再是高冷的“国际章”。而国际化,曾经是章子怡的“纸枷锁”,她可能是内地女演员里迈向国际化最早也最深入的一位。这些“国际化”角色基本都是“顺拐”,坦白说,较之华语电影里生动、丰富的角色,在这些国际化的电影里,角色未必都是玩票,但呈现的几乎是玩票质感,浮光掠影。

四十岁之后的章子怡,有意做战略性调整。与汪峰的结合在最初让人大跌眼镜,如今看却给了自己成为公众心中贤妻良母的关键一步,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在部分影迷的不适感中,章子怡拍综艺,演电视剧,当年的“禁区”一一瓦解,甚至有影迷,直接在微博上喊着要“脱粉”。目前,章子怡未来已知的作品有跟吴京合作的《攀登者》,一部被认为集齐所有爆款元素的“准爆款”,但章子怡的发挥空间有多大,悬。

固然,任何演员都有选择自己职业方向的自由,但依然觉得,完整的表达应该在完整的作品里,在综艺节目中神龙见首的一瞬间,是不够的。于章子怡来说,更是“不过瘾”,章子怡不能只是佳句,她甚至不应该满足于是“佳章”,应该在亲民化的同时,守着自己的城池:独立、丰富的表达。

巩俐,54岁,算得上章子怡的师姐。为了演好“兰心”里的女间谍,带着沙袋练臂力,因为要手持男士手枪,还要学装枪,练到手都破了,整个射击训练差不多一两个月。这个过程,章子怡准备“宫二”角色时有过体验。别忘了在创作里疼痛的感觉,这是艺术保值的最好办法,现在的章子怡,我觉得不能丢的就是这种“疼痛记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钱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