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普及率低,遭遇资金、排污等问题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新建农贸市场、标准化市场应当配置就地处理设施;已建成的市场湿垃圾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也应当配置就地处理设施。然而,实际情况是,全市集贸市场约900个、标准化菜场700余个,目前配置就地处理设施的截至7月25日不到10台。

湿垃圾就地处置可减缓运输车周转紧张、跑冒滴漏

为什么要推行湿垃圾就地处置?

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推行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既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的法定义务,也是实现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更是全面推进垃圾分类、缩小湿垃圾处置能力缺口的有效途径。

据了解,湿垃圾就地处理可以缓解湿垃圾收运车辆周转紧张的问题,减少运输过程的跑冒滴漏,节约湿垃圾处置设施用地。当然,湿垃圾就地处置也有超标排放隐患。

全市菜场湿垃圾日产量达千余吨,就地处置设施极少

虽然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的法定义务,又有几项好处,但是,全市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的普及率目前还较低,而湿垃圾分出量却迅速增加。以6月的数据为例,全市湿垃圾实际分出量为6160吨/日,其中,菜场垃圾1150吨/日,与2018年同比增加了58%。

但是,每天产生的1150吨菜场湿垃圾中,只有129.4吨(包括普陀金鼎绿地100吨/日)实行就地就近处理,仅占11.3%。全市集贸市场约900个、标准化菜场700余个,目前仅配置处理设施的菜场截至7月25日不到10个,且全部由区绿化市容部门、街镇购置。

为何就地处置设施普及率较低?市绿化市容局调研发现,菜场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污染排放不稳定及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制约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置设施普及的关键原因。据了解,200千克设备购置及建设成本约25万园,菜场仅承担运行费用,200千克设备运营费约为1.5万元/年,500千克约为3.5万元/年。

将协调相关部门,推动问题尽快解决

市绿化市容局表示,针对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遇到的问题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问题尽快解决。

一方面加大协调推进力度,计划会同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区,提高菜场配置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的比率,尤其是推动已建成的大型集贸市场配置就地处理设施。另一方面确保设施运营达标,监督、指导生产企业加强技改,通过技术改进使废水和废气达到排放标准,提高就地处理设施处理效率。区绿化市容部门、街镇要适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查。此外,将加强扶持政策研究,协助市商务委、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加快研究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置及运行补贴政策。区绿化市容部门要完善湿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引导菜场配置设施。同时,将抓紧摸清底数,会同市商务委等相关部门,排摸全市菜场、集贸市场,掌握湿垃圾产生现状、就地处理设施配置现状及菜场配置条件。

案例:黄浦区永年菜场:湿垃圾处理设备“吃”进去600斤吐出来100斤

黄浦区永年菜场日前安装了一台湿垃圾处理设备,是黄浦区菜场内首台湿垃圾处理设备。周到君今天前往菜场时,这台设备刚刚处理完当天菜场产生的第二波湿垃圾。菜场保洁员说,永年菜场一天大约产生600斤湿垃圾,经过设备处理,最后只剩下100多斤,“我们每天把湿垃圾放入机器前会称重一下,压缩处理完成后再称重。”

据悉,永年菜场是菜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试点,在垃圾就地减量设备安装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黄浦区绿化市容局、巨鹿集团的支持。“这个湿垃圾设备购买虽然需要一笔钱,但用了以后,湿垃圾量减少了,相应的,菜场需要支付给环卫清运企业的清运处置费就少了,像我们这个菜场一般一天三四桶湿垃圾,多的时候有五六桶,压缩以后变成只有一桶,如果一桶80块钱的话,你算一算,一年可以减少多少清运处置费?”

据了解,湿垃圾进入设备后先被粉碎,粉碎后的东西进入固液分离机,分离后的残渣投入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机,可有效解决传统粉碎机直接排入下水道带来的城市管网堵塞问题;固液分离后的污水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生物加膜处置后达标排放,解决湿垃圾对污水管道堵塞、腐蚀等问题;降解后的残渣采用生化处理后,可用作绿化用肥,实现资源利用。

据悉,黄浦区接下来还将在1-2个菜场安装湿垃圾就地减量设备,切实推进菜场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除了黄浦区永年菜场,松江区方松街道清美超市等也有湿垃圾就地处理设备。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