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人们对嵊泗县海岛游的热情居高不下。每年的七八月份,位于洋山港东侧的沈家湾客运码头人潮涌动,挤满了游客,水面上,客船穿梭如织。
上个周日,沈家湾客运站单日进出口客船航班,达到67艘次,其中54艘次为加班船,进出旅客突破了30000人次,航班和客流量双双创下今年暑运新高,这对水上安全监管也带来了挑战。
刘静是洋山港海事局客运现场的一名执法人员,据他介绍,为了应对好暑运船期多、客流大的特点,洋山港海事局里已经专门安排了客运现场24小时值守人员,实现了客运船舶的全天候监管。
每天,他们都随着客船班期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下来,查绑扎系固、消防设备、开航前准备工作、清点旅客人数,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但刘静说,其实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工作量的繁重,而是来自于洋山岛上的高温和多变的天气,尽管局里给他们配备了很多防暑降温用品,但是有时候,天气还是能给他们带来不小麻烦。
入夏后连续的高温冲击,会使客运现场的监管工作显得异常艰难,码头上无处躲藏的环境会让骄阳时刻和你做着亲密接触。
刘静说他刚开始做客船监管工作的时候,穿着的还是海事蓝色短袖查验衬衫,很快他就发现,这个衬衫并不合适,因为,现场高温环境下的工作,出汗量很大,在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情况下,很快这个衬衫的背面就都是白色的盐渍,极不雅观,而白色的夏季制服又太薄,出汗量一大,就显得很“贴身”。
最终在请示上级部门后,他和同事一起,选择了白色长袖春季过渡衫,一来解决盐渍的问题,而来解决了“贴身”的尴尬。但相较于夏季制服,过渡衫明显厚实很多,身体稍差一点的人,在太阳下穿久了,根本扛不住。同事们看到了都关心他们热不热,他每次都自嘲说:“热算啥,这长袖能保护我白嫩的手臂不被晒,还是很好的”。
夏季,短时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从骄阳似火到大雨滂沱,变天的速度有时比变脸还快,易变的天气给一线执法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据刘静回忆,前几天的一个下午,就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码头上方突然就黑云压城、狂风怒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能见度瞬间不足百米。
而当时码头上停满了船,船舱、候船大厅的人更是压肩叠背,人们竞相奔走,场面一度非常混乱。他当时就和同事主动站出来,帮助码头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并要求各船舶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再行开航,等雷雨过去,他和同事浑身湿透,喊得嗓子都哑了。
这是洋山海事执法人员暑运期间,坚守客运一线,每日战高温斗酷暑,守护嵊泗旅游海上生命线的真实写照,也是洋山海事每年暑运保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洋山港海事局针对辖区暑期水上客运特点,已逐步总结出一套“前期有计划,信息全掌握,现场强监管,后勤有保障”的客运监管思路。
前期有计划。每年暑运开始前,洋山港海事局都会从两个方面着手,提前谋划好暑运安全保畅工作。一方面是,组织辖区相关单位,开展水上客运安全共商会,同时积极走访辖区水上客运企业,要求其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好应急反应体系;另一方面,提前开展暑期客运船舶专项安检,查找风险隐患,杜绝客船“带病”投入暑运。
信息全掌握。洋山海事目前在VTS指挥中心设立了客运专台,专门进行辖区客运船舶的水上交通组织。同时,通过客船微信报告群及水上客运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基本做到辖区客运船舶营运信息全程跟踪掌握。
现场强监管。除了前文提到的24小时现场值守体系建立,全面加强海事现场监督检查、客船日常巡查以外,近年来,洋山港海事局针对辖区车客渡较多的情况,与舟山市公安局洋山分局、嵊泗县交通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对定期联合执法进行了具体量化,基本实现水陆车客联运监管闭环,此举也有力地打击了客滚船载运装有危险货物车辆的违法行为。
后勤有保障。为强化客运现场执法力量,并让现场监管人员无后顾之忧。洋山港海事局针对客运现场提出了“物资有保障,人员顶的上”的要求。一方面,在一些物资保障方面,对客运现场有所倾斜;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利用业余时间,支援客运现场,周末实施客运强化班。今年,已先后有其他岗位党员执法人员20多人次,在周末休息时间,投入到沈家湾客运现场监管工作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正彬 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