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订票、观赏、点评……在这朵“长宁云”上居然统统可以实现

文化云,是朵什么样的云?对于居住在长宁区的居民来说,只要点点“长宁文化云”,文化类的资源预约、订票、观赏甚至点评都可以实现。

从8月21日举行的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期推进会上,周到君获悉,长宁将推进“长宁文化云”建设,开发“长宁文化云”数字平台,汇聚市、区、街镇、居民区四个层级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文化培训、场馆导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公共文化资源,为长宁人提供文化艺术活动预约、订阅、推送、评价等服务。

会上,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长宁区副区长孟庆源介绍,根据2018年7月制定的《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规划暨2018-2020年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的创建规划,共包括65项任务和推进举措,截至目前已完成60项,完成率达92.3%。

他说,近年来,长宁区先后建成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刘海粟美术馆、虹桥艺术中心等市、区级重大工程项目,区域内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由10个市级场馆、6个区级场馆、10个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83个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构成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长宁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更加精准多元、体制机制建设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日益充分。

尤值一提的是,结合长宁区“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与应用顶层设计的规划,打造集信息发布、活动预约、阵地管理、云上课堂、非遗体验、互动反馈、企业服务和旅游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版“长宁文化云”在此次大会正式上线,将提供PC端、移动端、线下终端等多种渠道。“长宁文化云”上线后,将使区域内的文化信息更集聚、服务功能更优化、操作方式更便捷。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表示,长宁区以东部区第一、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自创建以来,长宁区积极对标创建标准,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希望长宁能聚焦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提供创新性解决思路和经验做法,在高质量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做出长宁贡献。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