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升学要为大家介绍一对特别优秀的学霸双胞胎姐妹,她们是——
刚从交大附中毕业,今年高考623分,被北京大学录取!
小编获悉,这对双胞胎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不相上下,她们有着怎样的学习秘籍?双胞胎之间有怎样有趣的事情?为何姐姐和妹妹会分别就读于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姐妹俩又为何选择了不同的升学道路?
命中注定去了不同地方
在今年的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毕业生中,很少有人不知道许沛茹、许沛苡这对双胞胎姐妹的。
三年前,她们以相似的中考分数(仅体育相差了0.5分),分别被上海四大名校中的复附和交附提前自招录取,就已十分博人眼球了。而今,姐妹俩一个去了美国名校——加州伯克利,一个考入了北京大学。
在为她们分别考取了理想大学感到高兴的同时,也引发了小编的好奇:是谁为她们设计的这两条迥然不同的发展路线呢?
“没有人为设计,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命中注定我们去了不同地方。”妹妹许沛苡说。
据了解,姐妹俩小学都就读于普陀区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初中就读于民办进华中学。由于小学初中时同校又同班,姐妹俩小时候几乎形影不离。
“小时候我们俩特别黏糊,妈妈当时就觉得我们虽然是双胞胎,但是完全可以尝试走不同的路。中考自主招生时,我们分别得到了不同学校的青睐,于是便顺应机会,分别去了复旦附中和交大附中读书。”
姐姐进入复旦附中后,出国留学的氛围比较浓,加上曾经去美国斯坦福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让姐姐萌发了出国留学的念头,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我本身对出国没有很大的兴趣,而且我觉得姐妹俩一个离家近一点,更能照顾父母。权衡之下,我们虽然走了不同的路,但这样的选择其实对彼此发展都很好。”妹妹说。
学习成绩不相上下
许沛茹、许沛苡长相性格都相近,就连喜欢的东西都会十分契合。
从小到大,经常会发生老师认错人的趣事。不过,在熟悉的人看来,她们性格还是有所差异,而妈妈光是靠声音就能辨清姐妹俩。
“我的性格更外向一点,妹妹的批判性思维更加强一点。我们穿衣风格也不一样,小的时候我们经常穿一样的衣服,长大之后,我的穿衣风格是运动、休闲风,而妹妹喜欢穿裙子,偏甜美系。”姐姐许沛茹说。
小编获悉,姐妹俩都喜欢读书、看电影,但是姐姐更偏爱读经典小说,而妹妹则喜欢看历史书籍。此外,姐妹俩还擅长写书法,双双通过书法十级。妹妹高中三年还是上海市学生艺术团的书画社成员。
从小到大,姐妹俩的学习成绩都不相上下,中考更是考到了近乎相同的分数,这是否是心灵感应呢?
“我们之间有心灵感应。”妹妹说,平时姐妹俩经常意见相同、想法一致,往往做什么事情时,能猜中对方的下一步想法。但对于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最主要的还是付出努力。
“学习肯定是艰苦的过程,最主要是有耐心、毅力和学习主动性,以及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妹妹说,“自己平时学习主要还是跟随学校、班级进度,按部就班的学习,没有特别的在课外有详细的规划,在她看来,高中三年是一个稳定和扎实的过程,尤其是到了最后要面临高考的阶段,主要还是心态。”
她表示,在四大名校里,学霸很多,有已经提前通过自招拿到降分的同学,但更多的人需要通过最后一场考试,来进入到梦想中的大学,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做好自己,不要事事以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而在姐姐看来,要想取得好成绩,还需要学会分配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姐姐虽然走出国路线,但在复旦附中读的却还是国内高考课程,为了申请名牌大学,一方面她要在课外花大量精力准备SAT、托福、AP等课程,另一方面,她还要确保自己的在校成绩获得较好的GPA。其实学习压力很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没有外人想象的轻松。
对于这个问题,妹妹认为,家里多了一个同龄人,因此碰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相互讨论,还可以一起做题、一起学习,但也不能因此说是特别的优势,因为你和同桌、班级里的朋友在一起也能一起做题、讨论题目。“我觉得双胞胎之前更多是在生活、情感上的互相支持,互相打气和安慰。”
谈到这里,妹妹特别提到姐姐比自己早两三个月拿到了加州伯克利的录取offer,彼时自己还在为梦校拼搏,为高考而努力奋斗,心里有一丝丝羡慕,但姐姐却并未松懈,一方面开始提前学习大学的内容,一方面给她高考复习提供了很多帮助。
“我们本来是共用一个房间的,但在高考备战期间姐姐都会主动到客厅去,把房间让给我安静学习。此外,看到我压力很大,姐姐还会主动帮我整理一些学习资料,高考前她还根据学校语文老师推荐,读了很多书,并且每读一本书,会记很多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拿给我看,希望对我的作文有所帮助。
对此,姐姐表示:她只是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姐妹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体谅和理解。
今年9月,姐妹俩即将前往不同的学校学习,祝福她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用自己的聪明勤奋、诚实勇敢和坚韧的努力,谱写各自美好的人生!
双胞胎心爱书单分享
最后,姐妹俩各自为上海升学的粉丝们推荐了几本她们喜欢的书籍,都有哪些呢?赶紧看过来:
许沛茹书单:
《红楼梦》、《娱乐至死》、《乌合之众》、《西西弗神话》
许沛苡书单:
《三体》、《明朝那些事儿》、《追风筝的人》、《沉默的大多数》
注:本文系作者原创,图片由采访者提供,转载请联系“上海升学”授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