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都市,邂逅文脉——这场思想与体力碰撞的活动要你好看

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映衬着一座城市的精神品格。

徐汇区作为上海中西文化碰撞发生最早、最激烈和最具特点的地区,是上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和承载区。区域内2000多栋上海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瑰宝汇聚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成为上海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与此同时,这些建筑用还吸引着市民去漫品、去翻阅、去研读。

2017年起,徐汇图书馆和阅读马拉松以阅读、建筑和人文为基础,打造耳目一新的“穿越都市 邂逅文脉”城市定向+阅马挑战赛,动静结合,同时考验参赛者的体力与专注力。“穿越都市”,选手需打卡区内优秀历史建筑和文化地标,穿越都市的绿荫,亲历醇厚的文化,感悟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交融;“邂逅文脉”,通过沉浸式阅读感知城市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以及蕴涵其中的家国情怀。

2019年的比赛也在8月18日如约而至。

比赛以名人故居为主线,用一天的时间访名人故居、读名人故事,并以“老建筑的故事”为主题用文字记录下当天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让思想尽情挥洒。活动信息一经发布,就有400余人报名,最终有100位幸运者获得了参赛资格。

上午8:00,100名参赛选手聚集到位于南丹路40号的汇展示厅,也是原徐汇大修道院所在地,完成2小时的无手机阅读。选手们的手机在关机后被工作人员用特制的密封袋封闭,无手机阅读期间,任何破坏密封袋取出手机的行为,均被认为挑战失败。

选手们阅读的是本次比赛编辑的专用书籍——节选了巴金、宋庆龄、夏衍、草婴、柯灵、张乐平6位历史人物相关的文章、信件和传记, 8万字的书籍体现了这些知识分子在民族救亡和复兴过程中的思考与行动。

阅马创始人沈阅介绍说,为了激发选手们的写作热情,其实赛前任务从8月1日就开始了:选手们按照要求,通过自由阅读,收集和总结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特征,以及比赛当天所阅读和寻访的6位代表人物的品质特征和相关故事。

上午10:30,无手机阅读任务完成后,100位选手分组开始寻访老建筑。这两年,徐汇区不断推动历史建筑的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继张乐平故居、柯灵故居向公众开放后,2019年,夏衍旧居、草婴书房也相继打开大门,成为新的文化地标。经过修缮布展后的修道院公寓被正式命名为“衡复风貌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选手在这些老建筑中听讲解员讲述关于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在真实的场景中,进一步从感情上建立起和他们以及过去的时代的联系。每完成一次参观,参赛者都领取到一枚纪念徽章,镶嵌到纪念奖牌上。

下午14:30, 参观任务全部完成后,选手们用1个半小时,以“老建筑的故事”为题,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随笔。白领黄小姐说,“一开始听说要写文章,觉得自己文笔不行,有点担心,不过最后成果还不错,起码文章自己挺满意的。”

最后,选手们到达徐汇区老房子艺术中心,参加最后的分享和颁奖环节。4位选手代表上台分享了自己的随笔,选手们也根据不同的随笔分数排名,领取到了金、银、铜三种颜色的最后一枚徽章,从而在自己的奖牌上拼出一个完整的梧桐叶造型,喻示着徐汇梧桐深处丰富的人文底蕴。

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则现场发布了“2019徐汇修身书单”,以“致敬经典”“致敬光辉岁月”“致敬伟大历程”为主题,围绕“魅力徐汇”“国学漫谈”“大家风范”“西方文萃”“历史漫溯”,精选25本经典佳作,形成了徐汇特色的修身书单,进一步深化“汇悦读”修身品牌、推动全民阅读,塑造与上海城市精神相呼应的、与现代化国际一流中心城区相匹配的市民文明新风貌。

作为已经连续举办三年活动的主办方,房芸芳馆长表示,能触动人的深层情感的一定是共通的东西,我们通过引导,让选手和更多的市民读者能去探寻这些建筑和其背后的人文故事,从而更多元、更立体地让更多人感知,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建筑,是可阅读的”。

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追寻下阅马用书的步伐

宋庆龄 中国是不可征服的

致阿莉(选自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编:《宋庆龄书信集》(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中国是不可征服的(选自《宋庆龄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华北之行的印象(选自《宋庆龄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选自《宋庆龄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

夏衍 从《包身工》所引起的回忆

上海见闻别记(选自《夏衍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外滩变了(选自《夏衍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从《包身工》所引起的回忆(选自《夏衍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节选] (选自《夏衍全集》,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

巴金 文学生活五十年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日在上海(选自《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上海,美丽的土地,我们的!”(选自《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文学生活五十年(选自《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小端端(选自《巴金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柯灵 银海浮沉录

夜行(选自《柯灵六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我的人生旅行(选自《柯灵六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银海浮沉录(选自《柯灵六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如果上海写自传(选自《柯灵六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出版)

张乐平 我爱儿童 我爱儿童漫画

我怎样画三毛的(选自《三毛流浪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出版)

我爱儿童 我爱儿童漫画(选自《三毛百趣记》,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出版)

三毛之父与我(选自《三毛流浪记》线装珍藏版,上海画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

我少年、中年、暮年心中的张乐平(选自《黄永玉全集》,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出版)

草婴 我为什么翻译

我为什么翻译(选自草婴著《我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生涯六十年》,文汇出版社,2003年出版)

我读些什么书(选自草婴著《我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生涯六十年》,文汇出版社,2003年出版)

诗人无语对苍天——记普希金像的三起二落(选自草婴著《我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生涯六十年》,文汇出版社,2003年出版)

高莽:翻译家草婴其人(选自草婴著《我与俄罗斯文学:翻译生涯六十年》,文汇出版社,2003年出版)

梧桐深处 建筑可阅读

武康路113号:待你回来时,满园金桂香(选自方世忠主编《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武康路393号:见证一代代新青年的光辉岁月(选自方世忠主编《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复兴西路62号:没有修士的“修道院公寓”(选自方世忠主编《梧桐深处:建筑可阅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