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至9月9日,主要涉及《计算标准》中证券公司风险资本准备、表内外资产总额、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和风险控制指标等 5 张计算表,以支持证券公司遵循价值投资理念,深度参与市场交易,参与民营企业纾困等。
下调权益类投资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
为鼓励证券公司深度参与市场交易,引导价值投资,本次修订将证券公司投资成分股、权益类指数基金产品的市场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分别下调至10%、5%,并明确证券公司持有宽基指数类ETF(主要指 300ETF、上证50ETF、创业板ETF等跟踪综合类指数的ETF基金)不适用持有市值不得超过总市值5%的集中度要求。
同时,放宽政策性金融债和政府支持机构债券的计算标准,将市场风险资本准备由2%降至1%;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比例由98%上调至99%、未来30日现金流出计算比例由2%下调至1%;将存续期大于等于1年的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和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所需稳定资金计算比例由5%降至2%。
这将减少证券公司投资成份股、ETF等权益类证券资本占用,加大对权益类资产的长期配置。
优化融资和股票质押风控指标
一是将融资融券业务的融出资金所需稳定资金计算比例由 50%降至 30%,到期日在 1 年以上的股票质押交易融出资金计算比例由 75%提升至 100%。
二是调整股票质押风险资本准备。为引导证券公司在审慎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依法合规开展股票质押业务、有序化解存量风险,对以自有资金参与股票质押交易的,信用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标准调整为:受限股(包括限售股和减持受限股,为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并购重组提供配套融资等情形除外)40%、非受限股 20%。以资管计划参与股票质押交易的,以实际投资规模为基础,按照集合资管计划5%、单一资管计划 3%计算特定风险资本准备。在此基础上,对已违约合约按照规定标准的 2 倍计算。
这将推进券商开展融资类业务。
连续三年A类AA级及以上风险资本准备调整系数为0.5
《计算指标》强化差异化监管安排,支持行业发展。为支持证券公司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在风控有效的前提下进一步做大做强,在现行风险资本准备调整系数的基础上,增加一档“连续三年 A 类 AA 级及以上为 0.5”。
在科创板方面,明确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于科创板股票的市场风险计算标准为:非限售流通股参照“一般上市股票”计算 30%市场风险资本准备;首发前股份、未上市流通、限制流通及战略配售锁定期内的股票参照“流通受限的股票”计算 50%市场风险资本准备。
还提升了货币基金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的比例。货币基金是证券公司进行现金管理的常用工具,拟将证券公司持有货币基金计入优质流动性资产的计算比例由 60%提升至 90%。
确保对各类业务风险全覆盖
证监会表示,2016年6月16日修订发布了《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计算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证券公司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的风控指标体系。三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现行风险控制指标体系通过进一步强化资本约束、提高流动性风险监测监控要求,有效提升了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切实增强了行业抵御系统性风险能力。
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行业不断发展,部分业务的风险计量需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因此,在维持总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和行业发展需要对《计算标准》部分指标进行了修订,主要包括:
一是适当放宽证券公司投资成份股、权益类指数基金、政策性金融债等产品的风控指标计算标准。
二是按照宽严相济、防范风险的原则,针对股票质押、私募资产管理等业务特点和各类金融产品风险特征,完善相应指标计算标准。
三是结合市场发展实践,明确新业务、新产品的风控指标计算标准,确保对各类业务风险全覆盖。
四是明确对纳入并表监管的证券公司,相关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可由证监会另行规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