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80后才子法官患鼻咽癌病危,抗癌5年竟为梦想做了这么多事……

今年8月,与癌症抗争了5年的袁博,躺在华山医院的病房中,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化疗后的疼痛让他的每一次吞咽,都变得异常艰难。

在患癌的5年里,袁博写下了《知识产权审判思路与办案技巧》等5部著作,在《人民司法》、《政治与法律》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

“他太喜欢法律了,他想做的事情还那么多,他一直在努力,不让病痛击垮自己。”袁博的同事说,他们想替他拦住病魔进攻的步伐,让他有更多时间完成属于自己的法学梦。

体检发现患上鼻咽癌

如果不是命运的残酷玩笑,袁博的人生,原本可谓一帆风顺。

袁博出生于1982年,人如其名,聪明博学。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2013年,袁博成为了助理审判员(法官),以及同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然而,正当袁博完成了漫长的积累,准备在法律的道路上一展宏图之时,一张冰冷的体检报告,打断了他原本的人生轨迹。

鼻咽癌,2014年,这个冰冷名字,出现在了袁博的体检报告上。

“我们都没法相信。”袁博的同事,也是他在北大期间的同学何伟说,“许多同学知道后,都打电话问我,是不是在开玩笑?袁博怎么会得癌症?他还那么年轻。”

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33岁的袁博从那时起,开始了与病魔的漫长斗争。在他的生活里,检查、化疗,开始日复一日,他甚至还没来得及成家……

法学探索之路从未停歇

虽然袁博患了很重的病,但在许多不了解袁博身体状况的人看来,他始终是那个严肃理性、喜欢讲冷笑话的人。从他的朋友圈中,看不出任何有关病痛的痕迹。他一如既往地分享着法学相关的文章,分享着自己生活中的趣事。

“很多同学,根本没办法将病危二字和袁博联系起来。因为就在前不久,他还在写文章。”在何伟看来,袁博对于知识产权法学,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

法官的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学术研究只能抽空完成。但是,年纪不大的袁博,却已经完成了上百篇的论文以及5本厚厚的专著,他的许多文章,都是在生病之后写成的。

他其实一直在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位,直到半年前,他告诉我,他的身体实在支持不了,所以没有继续注册。

何伟说。

“换做一个精神脆弱的人,早就崩溃了。但是他一点都没有变。”何伟说。

祈愿将生命延续下去

前不久,袁博在同学的微信群中说,自己还能不能活着,就看下个月了。这句话仍带着独属于袁博的冷幽默,却让同学们不忍卒睹。

“只能说是天妒英才,太难以接受了。”何伟说。

今年春节之后,袁博的情况严重恶化,鼻咽癌开始转移至两肺和肺隔膜。长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导致他喉咙失声、呼吸量巨减,只能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与此同时,袁博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故。

一年前,袁博的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也因为旧疾,走路都会疼痛不已。袁博曾经用病痛的身体支撑起整个家,却也因为病痛的折磨,每天要昏睡14个小时。

尽管如此,袁博依然在努力着,他还有那么多事情想做,他想陪伴母亲,他有关著作权的文章还没有完成……

目前,在医院的建议下,袁博正在采用免疫疗法,医疗费需要全部自费:一次4万元,三周一次,一直进行下去。

而如今,袁博和母亲手头的积蓄,仅够完成3期的治疗。

”他一直在努力,我们想帮帮他……”袁博的同事和朋友说,他们一直在祈愿,希望能够让这个才子型法官继续的他的人生,完成他的梦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维 严剑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