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徐妍斐
七月的最后一天,上海以最高35℃的定格,又“拿下”一个高温日。和前天37.9℃的气温相比,降低近3℃。即使还是热,但要温柔一些。
周六最高温低至32℃
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10天,我国东部地区高温范围逐渐减小,强度减弱,但江南中东部、江淮等地部分地区仍将出现阶段性高温天气。
在中国天气网最新出炉的“全国高温‘熄火’地图”中,上海被分在了“曙光组”,既不像“清凉组”已经妥妥离开了高温线,也不像“绝望组”进了8月后依然热力不减。只要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前方!
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今天申城的天气与昨天相似,最高依然在35℃左右。不过从周五起,从海上吹来的东南风进一步增大,本市有望离开“高温线”。而周六的“多云到阴有时有阵雨”,甚至有希望把最高温进一步拉低到32℃。
之后多日,申城的最高气温将维持在32℃-34℃的水平。虽然不见得有多凉爽,比之出梅后持续十多天在“34℃以上38℃未满”范围内浮动的连环“桑拿天”还是要强上一些。
台风是本月舞台主角
昨天,今年第7号台风“韦帕”生成,这又是一个登陆我国的台风,但和上海没什么关系。它被认为会影响华南和南海海域,今天对我国影响最大。虽然强度还不高,是个“小台风”,但是水汽充沛,且赶上了副高加强期,暴雨区将深入我国,不容小觑。
而“韦帕”只是8月台风活跃期的“前哨兵”。中央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十天,西北太平洋或南海还将有1-2个热带气旋生成,其中一个可能影响我国东南部海域。
1981-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年当中生成台风最多的月份。
中国气象爱好者科普微信分析,今年3月以来台风活动陷入低潮,生成个数偏少、强度严重偏弱,这是因为“厄尔尼诺后遗症”影响。厄尔尼诺次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容易被下沉气流控制,让台风难以发展。
不过,随着厄尔尼诺的影响开始减弱,西北太平洋“封印解除”,8月天气舞台的主角可能从高温和暴雨转变为台风。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