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机坪上他们每次弯腰坚持30分钟,对行李“温柔以待” | 高温下的他们

今天上午11点左右,50多摄氏度的机坪上,陈浩以及装卸一分队一行五人迎来一个航班,随后在高度仅仅1米左右的飞机货舱内,持续弯着腰30分钟“温柔”又心细地搬运着每一件行李。

近日,上海浦东机场的“行李箱整理员”备受大家关注,他们在到达大厅的行李转盘上,将所有行李箱整齐排列,而且无一例外侧把手朝上、顶把手朝外,方便旅客直接提取,获得了各路点赞。

而在看不见的在行李转盘背后,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行李装卸工,他们在上海最热的室外场地——机坪上完成行李落地上海的第一步工作,确保它们毫发无损的交到每一位旅客手中。

50℃高温下,他们对待行李“温柔”依旧

连日来,上海的气温节节攀升,高温预警频频拉响,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机坪又迎来了“烧烤”模式。今天上午11点左右,上海浦东机场在烈日的肆虐下,地表温度已经飙升到50摄氏度以上。

此时,一架福州航空的航班正缓缓降落在浦东机场。机场站坪服务中心领队陈浩以及装卸一分队一行五人,提前15分钟就已在暴晒的停机坪上待命。飞机一靠桥,装卸一分队的成员们马上就开始忙碌起来,在飞机后舱的腹舱内,两名装卸工人正哈着腰将箱子拖拉到舱门口,下面还有两名装卸工人如接力般,双手接过、扛起,再按照旅客行李大小一件件缓缓的摆放在装卸车里。

别看货舱内可以遮挡太阳,但因为空间相对密闭、不通风,时间一长,那种闷热的感觉甚至比机坪还难受。此时,装卸工们虽然头上的汗珠一串串地往下淌,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待行李的“温柔”。

陈浩告诉晨报周到记者,像他们负责的窄体机型,基本上靠人工拣货,无论行李、货物、邮件,都会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规范操作,“比如说轻拿轻放,不能乱抛乱掷,摆放比较重的货物时,不要压覆到例如纸质箱子这样比较‘脆弱’的货物等”。

而且,每趟行李拖车在装运后都要清点清楚,“团队领班会在卸下货物货后进行确认,把包括航班号、转盘号的行李或者货物单子核对好,然后由驾驶员运输交接给行李装卸区的师傅,通过行李转盘,最终温柔又无误的交付给旅客。”陈浩说道。

每次装卸,弯腰近30分钟

此外,记者也发现,因为机腹货舱的高度很低,仅仅只有一米左右,两位装卸工人几乎全程都是90度弯腰在货舱内分拣行李和货物,实在腰扛不住了,就换个姿势半蹲着,蹲麻了就在换回弯腰的姿势。

“我们做一休一,一天保障的航班大概是5到6架,装卸工每次一弯腰几乎就是近30分钟,时间长了,大家或多或少腰有点小毛病。”陈浩接着介绍说,旅客在行李转盘提取自己的行李已是他们保障的最后一个环节了。一般在飞机降落后,行李都会有由行李装卸人员从飞机上卸下,在装入行李拖车集装箱后驶入行李装卸区,交给航班对应行李到达设备投递口的工作人员。随后,这里的工作人员再将行李卸到投递口投递,行李随着运行的输送线传送到到达旅客提取转盘。

据了解,浦东机场平时每天的行李运送量在14万件左右,遇到春运、暑运等高峰时段,每天达到18万件。另据东航地面服务部虹桥装卸服务中心党总支书记严述鸣介绍说,行李装卸分队的工作人员,一天每人所搬运的行李重量可达到18吨。“而且对于时间的要求非常高,类似于一个过站航班,也就40分钟的保障时间。这个工作压力不仅仅是体力的,速度拼,必须要保障航班的安全和准点。”

机坪一线员工也被“温柔以待”

正值上海持续高温天气,高温预警频频发出,这给给包括装卸工人在内的机坪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保障带来了较大考验。

在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都有一支医疗巡诊团队,在炎炎酷暑中相时而动,对机坪上的一线员工“温柔以待”,给他们架起了健康的“遮阳伞”。今天下午2点左右,在虹桥机场机坪上,巡诊医生关永志和护士携带着重达30斤的急救箱正给机坪上的工作人员测量血压,在测量后,关永志和护士还不忘叮嘱工作人员,下午正值高温,注意防暑。“我们每天主要两次两个小时巡查,通过测血压,心脏听诊等,一是发现先兆中暑避免严重中暑情况。二是如果本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在高温下容易发作,进行提早预防。” 关永志告诉记者。

自7月1日以来,该团队已经累计出诊41人次,巡诊312人次,为机坪作业人员测血压188人次,医疗咨询144人次,发放防暑医疗宣传资料84份,为机坪一线员工们撑起高温天里的“防护伞”。

“高温巡诊工作不仅是为了保障机场员工的生命安全,还为了让大家有更多安全感,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就在身边。” 关永志说道。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