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位上海学子被清华、北大录取!他们的身上都有哪些优秀品质?

高考录取正在进行时,上海学校捷报频传,就在四天前,西外外国语学校发出喜报:两位高中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而在松江二中,两名学生收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们居然来自一个班级。他们是如何对待学习这件事情的?身上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内心独立,拥有责任感

上海学子谢雨林今年被北京大学录取,初中六年级进入西外外国语学校时,谢雨林和他的同学们并无二样,踢足球、看美剧、听音乐、看电影、打游戏……高三时他的抉择难题并不是选择国内大学深造还是出国留学,让他小纠结的,究竟是选择迈向沪上学子都向往的复旦大学,还是北上北京,进入北大燕园。

在旁人看来,谢雨林是脾气很好的一个孩子,性格稳重是同学老师对他的评价。问及这个性格因素对他升学影响的时候,他淡淡一笑,“平时也不会发脾气什么,但其实我小学的时候脾气挺急,可能是叛逆期过了吧,我在学校的性格变了很多。西外的老师不会给我那种压迫感,可能我是个弹簧吧,压得越紧弹得越高,我不是很喜欢别人管我,我自己从小也就是追求独立,渴望的是自己完成任务后得到表扬。但是当别人叫我做什么,即使我正在做那件事,我也会感到抗拒,这应该就是叛逆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抗拒的心理已经逐渐减少,但是我内在里还是希望独立。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可能也是这个造就了我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酷爱阅读,兴趣广泛

“如果说初中老师是打造利刃的模具,那么高中老师是使这把利刃变得削铁如泥的磨刀石。”谢雨林说,学校里的各位老师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柳海霞和贺怀栋这两位被学生封为“数学大神”的老师,他们分学段的学业辅导使自己豁然开朗。

谢雨林从未补过课,他锻炼英语语感的方式是追美剧,听音乐大概是他保持高智商高情商的独家秘诀,他也很爱踢足球。

谢雨林酷爱阅读,这个习惯大概得益于爸妈的藏书,而且西外学校是个非常注重读书的地方,每次“西外之星”的奖品都是经典的书籍。关于读书,谢雨林有过这样的感悟: 

初中我接触到了金庸先生的小说,就像任何一个热血的少年一般,我不可救药地迷上了这个风起云涌的武侠江湖。亦正亦邪、至情至性的杨过,侠肝义胆、锄强扶弱的郭靖,高义薄云,豪气冲天的萧峰,还有从小便老实憨厚,不懂人情世故,在误入江湖后也都始终仿佛云里雾里的石破天,这个人物我很喜欢,能让那么多世间至强的武功集于一身,除了他的幸运,还有他脑中无欲无求一片空白的性格,有时很多时候生活中不得要领就是因为理解过度,试试不要想那么多,也许就能迎刃而解呢。

班主任张莹老师给雨林开的书单

其实除了书,我觉得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可以归在“阅读”这一项,一部起源于纽约,改编自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的沉浸式戏剧——sleep no more(不眠之夜)。坐落于上海北京西路的麦金侬酒店,演员们在五层楼高的场景中来回穿梭,观众全都带着面具,禁止说话,自由跟随自己想要观看的演员。虽然总的来说确实很累,两个多小时一直在跑,几乎没停,但是没有一句话语的话剧,内容全部浓缩在了演员们的动作里。有一幕让我始终难忘,我们跟随着一名演员进入一间屋子,这是这里已经有另外两名演员了,她加入他们的“争斗”,这时灯光突然开始闪烁,配合着背景音乐,压迫得让人仿佛有股窒息感,在灯光的作用下,我们只能在亮的时候看到演员,使我们的大脑产生了一帧一帧的错觉。只见其中一名演员向另外一个人跳跃过去,一帧一帧地在空中停留了好几秒!这个场景让我们目瞪口呆,直到这段表演结束我们还沉浸其中深深不能忘怀。

父母适时放手和信任

谢雨林的母亲蒙涛分享,有很多家长有“吼娃”的陪读经历,自己几乎没有这样辅导过孩子的功课,因为在他们刚刚上学的时候家里就给他们建立了一种观念:学习是你自己的责任。上课40分钟,一定要专心致志,把老师教的全部学到,如果走神了,没搞懂,那你在学校时要把自己不懂的部分去请教老师,回家做作业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如何完成,都是你自己决定,要学会安排时间学会自律,如果做不好,做不完,自己要学会去承担结果。

“父母适时放手和信任其实是对孩子最深切的爱。每个孩子、父母性格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因材施教特别重要。找到跟自己孩子相处的模式,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真实的需求和感受就好。”


明白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

同样是从西外外国语学校的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高三学子高仓惠今年被清华大学录取。

高仓惠分享,“其实我认为学习是件个人性很强的事情,每个人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放在这里一概适用。撇开最必须的努力这一要素不谈,驱动我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兴趣。不抗拒学,才有学好的可能性。

高仓惠说,自己不太赞成在学生时代被过度施加压力,一来容易对学习产生厌恶的情绪,二来失去无忧无虑的童年实在是令人痛惜。什么年龄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的母亲是这样教育自己和姐妹的。 

高中的时候成为学生会主席,高仓惠经常在行政楼和教学楼之间来回穿梭。忙碌有时候会成为一种动力,工作不仅是把她从学业中拉出来喘息的一种方式,也是从更多方面去接触了解伙伴们的途径。如果在高中学有余力的话,高仓惠还是推荐大家去尝试一下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学生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不单单是能够在未来申请大学的时候提供一个丰富的履历,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独当一面,在一次次任务、一次次挑战中发掘自己的潜力,潜移默化地磨去我们表面的砂石,大放异彩。

中学时代,高仓惠也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和志愿者实践,西外每年都有接待广西山区孩子的公益活动,还有个著名的筑梦社团,去到云贵高原支教、为那里的孩子建造图书馆,这些也给高仓惠带来了丰富的人生经历。

在学校里,高仓惠接触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书法、国学、音乐、武术、戏剧等等。“西外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并不是奔着功利而去,是希望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培养出自己终生的兴趣,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可能性,而非急着将这些潜力压榨成一纸证书或是别的什么。这样高自由度的学习环境与我家庭的教育观念不谋而合,也促使了我成为一个不死读书的人。”


松江二中两名同班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但他们却不是学霸……

来自松江二中高三(11班)学生何牧,被清华大学2019年上海市“领军计划”临床医学类(协和)专业录取。他坦言,清华的题目并不是考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考察个人综合能力,而他之所以能在清华大学的考试中获得高分,得益于学校为他发展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搭建的良好平台。

据了解,何牧一直对生物非常感兴趣,而二中的生物学科在全市名列前茅,入学后他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生物竞赛、生物社团等,获得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等荣誉。他还踊跃参与校E-SA-S课程组,作为课题组长带领课题小组从松江名产四鳃鲈鱼入手,研究其养殖环节经济效益提升方案,跨学科综合运用经济、生物等方面知识,开展实验,这些都大大提升了他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当面对“如果你去拜访小学老师,她突然身体不适(疑似中暑)你怎么做?”“请用10分钟整理一个杂乱无章的房间”等别具一格的清华考题时他从容应对,厚积薄发。

被清华大学2019年上海市“领军计划”人文与社会类专业录取的蔡月婷,同样来自高三(11班),她自称自己“并不是学霸”。蔡月婷告诉记者:“刚入学时并不十分突出,但学校里的老师特别好,对我们有求必应。各科老师讲课讲得好,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她刚入高中时物理学科底子很差,班主任肖克平课下会给她和一些底子差的学生“开小灶”,讲解课堂上吃不透的知识点,因此她的物理成绩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她逐渐找到了自信,这个成长的过程让她获益匪浅。

蔡月婷受父母影响很早就对财经感兴趣、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暑假里参加中国光大银行上海分行的菁英培训,作为上海市中学生代表到美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模拟联合国大赛等。她通过实地调研完成的《关于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论文受到老师们肯定,并被学校评为优秀课题。她未来的职业理想是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中国财经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蔡月婷平时在学校担任学生会图书管理协会副会长、班级生活委员等职务,多次组织参与校级、班级活动,荣获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她认为这些都是获得清华青睐的“加分项”。蔡月婷同学同时报考的北京大学上海博雅计划和清华大学上海领军人才计划,并且都通过了笔试和面试。

这些学霸的经历感染到你了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上海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