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武警机患上罕见病仍坚守机要岗位:我是幸运的,还可以“喝饭”

▲排在队伍最后的刘节华拿着自己独特的饭盒

在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机关食堂,每次开饭都会看到一个特别的情景——刘节华走在队伍最后,将饭菜一点一点装进自己独特的饭盒里,当其他人都围坐一起用餐时,他只能端着饭盒回房间用料理机搅碎了食用。当身边战友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时,他却笑呵呵地说:

我是幸运的,还可以‘喝饭’,有些患者却只能插管输营养液……

这位身材瘦削,个头不高,但却精神昂扬的武警战士,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三支队机要科科长刘节华。虽然患有罕见病,但他依旧用积极乐观的生命观和坚定执着的信仰影响着家人和更多的官兵,不断向他们传递着正能量。

▲刘节华正用料理机搅碎饭菜以便“喝饭”

晴天霹雳:患上克罗恩病仍坚守岗位

曾经,热火朝天的训练场、庄严肃穆的岗楼、热情澎湃的战友情……军营生活中的这些部分让刘节华深深着迷,但从2008年6月开始,他却随着支队的一纸命令,离开了他熟悉并热爱的生活,成为一名机要参谋。

机要工作的日子安静而又枯燥,起初他也怀疑过:这样的生活真是自己想要的吗?但很快,他打消了这个念头,他相信即便再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自己的精彩。

为提高业务技能,刘节华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训练上,每天连续几个小时保持规范动作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反反复复的敲击键盘,在比武前的集中强化训练中,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室,最后一个离开。经过刻苦的训练,刘节华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手指击键速度由最初的每秒3次提高到6次,汉字输入速度由开始的每分钟90字提高到180字,数码输入速度也由每分钟300个提高到420个,键盘成了他的运动场,他用机要工作者独有的方式演绎着青春梦想。

2011年,他和爱人结婚,两年后,儿子也出生了,他的生活是如此平凡却又幸福。然而,特殊却在这个家里悄然发生——刘节华的身体发出了生病的信号。

2017年10月,刘节华被仁济医院确诊患有罕见的克罗恩病,也终于解释了困扰他6年多腹痛、腹泻、便血的症状。克罗恩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伴随多种并发症,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医生建议刘节华药物治疗,特别注意饮食,建议他在家休息。

刘节华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却无法说服自己回家休养:“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怎能因这点病痛就退缩呢?”回到工作岗位,刘节华除了按时服药,工作上依然按部就班,学习理论、办理文电、机要值班,每一项工作他都做得耐心细致、一丝不苟,遇节假日,他还主动要求值班让其他同志先休息,这也是他多年机要工作养成的习惯。

▲刘节华荣获“致敬楷模”荣誉证书

雪上加霜:不良反应导致肾癌发作

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没有换来幸运之神的垂青。2018年4月,服药6个月后刘节华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让他和他的家人费解——药物治疗不仅没能缓解症状,肠道糜烂还更加严重了,医生重新调整用药,换成一种免疫抑制剂,但这种药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

刚服用3天,刘节华的身体就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出现了胰腺囊肿,紧接着,肾脏还发现了肿瘤性病变。看到化验单上“肿瘤”的字眼,刘节华的家人简直不敢相信,感觉天都塌下来了。刘节华却强作欢笑地安慰家人:“肿瘤是早期,做了手术就没事了,不用担心。”手术过程中,刘节华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自己一定能扛过去、必须得扛过去。

▲刘节华认真的工作着

手术后仅一个月,刘节华在家再也待不住了,主动提出回到工作岗位。别人问起他为什么不多休养几个月,他微笑着说:

病痛虽然顽固,但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到信念坚定、精神乐观,就一定可以战胜它。

对刘节华来说,病痛没有阻止他坚守岗位继续工作,但让他头疼的是克罗恩无法根治,且能够有效的药物多数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必须严格按规定服用,不可长期依赖。出院之前,医生反复嘱咐,提醒他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么用药承受副作用的风险,要么停药承受病情快速恶化的风险,二者之间必须做个选择。刘节华选择积极治疗:“起码自己还能干点工作,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再次服用新药一个月后,药物的副作用又出现了。每天起床后,刘节华总感到自己手脚痛麻、反应迟钝,肌肉触痛、麻木,不受自己控制,需半个小时后才能艰难地站起来。再过段时间,刘节华就不能继续服用这个药物,要去住院复查身体状况。“其实我也不知道到那时该怎么办,但我相信,总会有办法的。”在刘节华眼里,即使无法根治,病情恶化也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始终不会放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荣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