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虹
近期,两部原本称得上“万众瞩目”、本该“闪亮登场”的IP古装剧在零宣传的情境下悄然上线——《陈情令》和《长安十二时辰》,播出一周以来两剧宣传才慢慢跟上,前者打出“国风之美”的口号,后者则强调自己的服化道正宗盛唐气象,紧抱传统文化,求生欲满满。
由于3月“限古令”的影响,涉及武侠、玄幻、历史、神话、穿越、传记、宫斗等多种题材在内的古装题材网剧、电视剧、网络大电影暂停播出,一段时间内古装剧出现真空。暑期来临,面对这一古装剧播出高峰的档期,再不抓紧“上车”,不但有热度下降之忧,更有积压收不回成本的风险。于是,经历了《九州缥缈录》在开播10分钟前临时撤档的惨痛教训后,“能播就好、播了再说”成了大伙儿的共识。
好消息是,《陈情令》与《长安十二时辰》的放行,似乎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古装剧没有“一刀切”,毕竟让影视公司损失惨重并非管理部门的初衷。在接下来的2个月内,几十部积压的古装剧有望排队得到“去库存”的机会,但谁能上谁不能上,最终还是要比拼制作方的人脉、手腕与智慧。
上有政策,自然下有对策,比如,规定“不可歪曲历史”,那就尽量避开知名历史人物呗。在率先播出的这两部剧中,《长安十二时辰》口碑相对更好,豆瓣评分达到了8.7,该剧去年12月定档后经历了撤档,开播时小心翼翼得连其独播平台的视频网站首页也见不到推荐。从播出来看,涉及到的历史真实人物逐一遭遇改名——李泌、贺知章成了李必、何执正(为配音时口型能对得上,改名以谐音为佳),既然已非历史人物,那么他们在《长安十二时辰》这一虚构的24时反恐故事中的所作所为,也就谈不上歪曲历史啦。这一招并非《长安十二时辰》独创,但被证明是改动较少、后期修改成本较低却有效的方法,注定会在多部古装剧的审查冲刺过程中被复制粘贴。
话说回来,即使“去库存”成功,一两年内古装剧也必然会降温。不过我们也无需太过担心,影视剧的热门题材向来是周期性的,不出五年,升级换代后的古装剧还会卷土重来。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朱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