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以为长寿的‘楼长制’是噱头,领导们那么忙怎么可能把我们的事放心上,但没有想到的是……”办公于长寿路街道银座大厦的一家公司,这两年发展迅猛,从最初的4人增长到现在的47人。苦于办公面积有限,没想到“楼长”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通过物业党建联盟与大厦物业方取得联系,第一时间掌握到楼宇空置信息,帮公司解决问题,让他们得以安心在原地“扎营”。
彼时,“一长四员”的楼长制服务模式赢得了企业的认同,甚至有企业主之后还主动将公司注册地迁至长寿路街道。今天,在长寿路街道举办的“乐ING长寿·零距离”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周到君了解到,楼长制的工作模式已经升级成了”1+4+X“,“楼长一点通”小程序也于今天正式上线。
据长寿路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楼长制”工作推行以来,全年街道协助新注册企业647家,迁入企业101家,位居全区第一。“楼长制”是长寿路街道服务楼宇、服务企业的名牌,楼长是一个代名词,如今他是一支“1+4+X”队伍,队伍人员因企业需求随时增减变化。
”有时我们遇到问题也不知道找谁,即使找了也未必找对,往往耽误时间耽误事。”在听取企业的反馈之后,街道推出了“楼长制”。目前,经由楼长牵头,陆续帮助企业解决大大小小各类问题七百余件。现在楼宇里的企业遇到困难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找楼长,一时间“有问题找楼长”在楼宇内悄然传开“一传十十传百,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
“楼长制”的服务模式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街道发现,由于街道的商务楼宇多,企业多,那么企业的需求自然也多。
“楼长不是万能的,但企业的需求不能耽搁。”为了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企业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回应。3.0版“楼长点点通”小程序应运而生。企业反应的问题将通过互联网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部门,各部门各自认领,及时处理后回复企业。通过“你问我答”、“案例查询”、“办事大厅”等各种应用程序,实现只要有一部手机、一个程序、一个流量就可以联通区域内的职能部门线上线下信息流动,实时动态掌握企业需求,实时由专人为企业线上“答疑解惑”,线下“对症下药”,织起一张随时随地服务企业的大网。
长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平表示,接下来,街道党工委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关口前移,做实“一口式”受理一个前台。在健全“1+4+X”工作措施,强化“一楼一册、一企一档”、网格巡查、党建共建等共性功能外,不断深化服务企业新模式。依托“楼长一点通”小程序,时时显示随访纪实、对接企业需求、跟踪问题进展、掌握企业动态,解决信息传递有遗漏、信息跟踪不及时、信息互动不充分、信息掌握不全面等企业走访常见问题,打通“一口式”企业服务绿色通道。二是街道各部门将全面联动,将企业关心的政策信息不对称、咨询通道不畅通,白领关心就餐、公共交通、静态交通实际需求纳入“楼长点点通”后台,建立数据“汇集-分拣-派单-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和数据共享,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推进周边卫生、治安、交通等方面营商环境优化,形成处置闭环。线下,加强与市场、税务、公安、商务等部门联动,在新建新会片区设立企业服务一口受理窗口,培育一批楼宇综合服务专员驻点到企服务,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整合性的服务体验。三是精准定位不同人群不同需要开展工作。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