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8日,闵行区检察院检察长孙静亲自担任主办检察官,组成检察官办案组,出庭指控闵行区首起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一个以言语威胁、阻挠滋事等手段非法牟利的“敲墙团伙”被绳之以法。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闵行区向黑恶势力屡次“亮剑”。对影响老百姓平安感、幸福感的典型恶势力犯罪彻查到底,区扫黑办联动区各相关部门对一些容易滋生“小黑小恶”的行业乱象实现“露头就打”。
2018年全区“黄赌毒”、侵犯人身权利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5.4%、13.4%,2019年至今分别同比下降20.7%、34.8%;2018年底全区入民宅盗窃“零发案”小区数达620个,占比58.3%。
检察院指控区首例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2017年12月20日,闵行区某小区多名业主向警方报案,称在小区内提供敲墙服务的袁某仁,强迫业主支付额外费用,并驱赶其他施工队,垄断小区敲墙业务。2018年5月25日,闵行公安分局将犯罪嫌疑人袁某仁、何某、杨某及袁某科抓获归案。
闵行区检察院调查后发现,2017年7、8月,何某、袁某仁以送礼等方式约请涉事小区物业公司经理章某某(另处),意图霸占该小区建筑垃圾短驳清运业务。达成协议后,何某等人冒充物业工作人员、以言语威胁、阻挠滋事、恶意举报等手段强揽业主敲墙、钻洞业务,牟取非法利益。
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何某等人先后强迫该小区17户业主或业主聘请的施工队接受其敲墙钻洞服务,累计交易金额约20万元。
公诉人认为,何某等人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应当以强迫交易罪追究刑事责任,系共同犯罪,且已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此案也是闵行检察院指控的闵行区首例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法院将择期宣判。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像何某等人这样受到法律严惩的涉黑涉恶违法分子还有不少。闵行区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黑恶势力,对“套路贷”、“黄赌毒”、“敲墙团伙”等民生类涉恶案件,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打击。
多部门牵头综合治理“打早打小”
重拳之下,涉恶违法犯罪成了“过街老鼠”,但要彻底杜绝此类违法行为,除了严打外,更要深挖。只有将藏在“老鼠洞”中的犯罪团伙连根拔起,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安全感。
为此,闵行区全面深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对行业乱象开展综合治理。
专项斗争以来,区扫黑办、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对全区113个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开展专项排查,明查暗访200余次,累计开展联合整治6次;区交通委对全区689家汽修检测企业、421家停车场库企业、1家省际长途客运站等进行了排查摸底,关停无证汽修企业42家,整治码头企业26家,查获非法运营车辆582辆。
此外,区房管局检查物业公司272家,物业小区1068个,累计对4家物业服务企业、13个小区项目经理进行不良记分;区文化旅游局开展文化娱乐场所检查1293次,检查场所3053家次,取缔无证网吧5家,检查各类旅游企业414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8处,均已责令整改;区卫健委累计检查无证行医598户次,取缔非法行医46家。截至5月31日,全区累计收到各类线索257条,成案线索44条,其中涉恶势力犯罪线索15条。
对于个案中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主动跨前一步。在前述的“敲墙团伙”案件中,检方在办案中发现,事发小区物业公司未履行监管职责,纵容何某等人在小区从事非法活动,“案发后,其他装修公司大多不敢为案发小区提供正常的敲墙服务,多数被害人不敢到案作证,严重扰乱了所在区域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为了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彻底清除恶势力滋生土壤,区检察院向涉案物业和监管部门制发四条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刑事拘留涉恶犯罪嫌疑人65人
自2018年1月专项斗争开展以来,闵行区成立了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各成员单位“一把手”是本单位、本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责任人,切实提高站位谋划部署。各街镇、各部门全力推进落实、协同配合,在全区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
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闵行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截止2019年5月31日,全区收到各类举报线索257条;打击恶势力犯罪集团2个、恶势力团伙10个,刑事拘留涉恶犯罪嫌疑人65人,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025万元;区纪委监委查处涉乱案件3起3人;居村“两委”换届区级联审候选人7359人次,调整候选人12名,通过“回头看”九部门联审,共清理9名。
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向纵深推进的攻坚阶段、关键时期。闵行区将以中央督导为契机,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以更强的政治担当履职尽责,围绕深挖根治目标要求,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坚持依法严惩、打早打小,坚持扫黑除恶、“打财断血”、“打网破伞”、治乱一体化推进,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坚决打赢扫黑除恶攻坚战,为加快闵行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保驾护航。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