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语文教师王希明:今年作文题,让考生如鲲鱼一般从学海中跃出!

今年的上海作文题,关注文化认同这一宏大命题,要求考生既有指点江山的气魄和视野,又有激扬文字的素养和能力。它号召考生如同鲲鱼一般从学海中跃出,化为大鹏,乘着时代的长风,回看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从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汲取力量,完成对自我身份的定位,看清未来的道路。

这一作文题虽然属于给材料作文,但是审题的难度很小。第一关键词为“中国味”,“不同国家”“异域”作为对立面出现,再次强调“本民族”,强化了“中国”一词。“有意识寻找”及“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说明“中国味”成为一个人的底色后,将会坚定他认识事物的本民族立场。从感受,到寻找,到得到启发,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但是面对这一题目,仅仅喊口号、表决心是不够的。爱国需要体现得具体,生动,才能体现出人文素养,才能配得上语文这一学科。所以命题者选择“音乐”这一艺术作为思维的触发点,以“味”为关键词,给考生的生发留下了余地,使得作文自带艺术气息,又能深挖文化意蕴,,避免太过于政论化。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良好发挥,考出好成绩!

——复旦附中语文高级教师 王希明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