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内车市销量普遍疲软。作为纯电动整车市场标杆的特斯拉四季度收入增长率则高达82.51%,折合214.6亿美元。但进入2019年,其增势却大幅度放缓,收入额缩水到45.41亿美元。
5月的最后一天,特斯拉宣布其第二主营业务国家的中国,即将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特斯拉中国),官方起售价为人民币32.8万元,却遭舆论普遍唱衰。
在此背景下,这样的财政状况,不仅惹人担忧。当下又该如何在华的中端市场站稳脚跟,重拾消费者信心成了特斯拉亟待解决的难题。
特斯拉还有多少品牌竞争力?
步入今年,国内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不断收紧,国内造车新势力也开始陆续进入车辆交付期。市面上常见的纯电动车型也不再是特斯拉一枝独秀,变得百花齐放起来。
市场份额开始被稀释,品牌竞争力在下降。特斯拉究竟还有多少竞争力和吸引力?当在华工厂正式投入运营后,50万辆的产能是否能被消化呢?
这些都是令人好奇的问题。
要知道,国内一批30万价格区间的新能源车型中,性价比高、品牌认知度高甚至售后体系完善的品牌比比皆是。不久前,理想ONE公布的起售价也是32.8万元。虽然车型不同、定位不同,甚至一个是补贴前一个是补贴后的价格。但此款车型的性价比明显高于Model 3的国产版本。或多或少,它的价格定位是冲着特斯拉来的。
反观曾经“领头羊”的特斯拉,软硬件更新就有些疲乏。一块15寸的液晶大屏,加上没有仪表盘、没有抬头显示等设计让很多人上手这台车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水土不服”的产品设计还不是最糟的,特斯拉还要面临像捷豹的I-pace、奥迪E-tron等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车型。相比于小鹏汽车、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奥迪、奔驰以及捷豹等传统豪华汽车品牌拥有十分成熟的设计团队和生产条线,品牌认知度也比特斯拉更广。它们有更多空间和时间去支撑自设的产品溢价与研发成本。
现在的科技圈和汽车圈内,贩卖情怀和概念都需要升级。苹果推出的Ipod新版本,也在配色、价格上做了功夫。而手握三百多项专利的特斯拉要想笼络更多消费者,就必须继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不然当圈层消费到达边界后,普通消费者不会轻易买单,原本极客和科技爱好者们也会纷纷倒戈更成熟的品牌。
中国市场是良药还是危机?
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是特斯拉除去美国本土外的第一大的海外市场,占比份额高达17.16%。
于是,去年的GF3工厂在上海破土动工时,就备受关注。也有玩笑称,此举是特斯拉用员工的卫生纸换来的资金。
但要想稳住目前的中国市场份额,绝不是只靠一款Model 3 的标准续航升级版一个车型就可以力挽狂澜的。
首先,国产后的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特斯拉中国)实际价格只比之前进口版本37.7万的价格少了近5万元,再折去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要加2.78万元的选装费,其实只相当于便宜了2万多。这远低于消费者25-30万心里预期的价格,难怪在宣布价格后,官网的首单等了3分钟后才敲定。
但要挤出这个并不具有多少吸引力的价格,对于特斯拉来说已经很不容易。
众所周知,特斯拉的运营模式是自己造车自己卖,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弊端是售后成本及时间成本、保险费用极高。今年Q1季度,特斯拉在售后等相关业务上,亏损高达1.9亿美元。
为了分摊后续环节的成本,Model 3国产版本的定价上,自然要预留安全额度。
除了不尴不尬的价格、遇冷的市场反应,等待特斯拉本土化后的还有产品品控和人员架构管理问题。一方面要管理好供应商体系,一方面也要看生产线上的技术应用和装配工艺。习惯了“自我包办”的特斯拉在人力资源的分配和管理上,必然也是一项大工程。
虽然特斯拉曾表示,全球销售将只在线上进行,并关闭多数线下门店。但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全球拥有378家商店和服务中心。目前,特斯拉在在国内的体验中心40家,服务中心37家,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大多都选址在高端商场,租金成本也十分高昂。
出师未捷,特斯拉要想靠中国市场稳固军心,还要做好更长远的规划,从而显示自己的诚意与实力。
只是当下一个国产车型的价格就暴露出如此多的问题,足以让人对特斯拉忧心忡忡。
财政赤字还能给多少投资人信心?
同样成为特斯拉桎梏的,还有并不好看的账面数字。大把烧钱的特斯拉今年一季度的资产负债率再次逼近80%,总市值316.36亿美元。
作为20世纪才成立的公司,特斯拉的产品面试才刚刚经历第一轮的市场考验,但成立至今账面只有几个月盈利,并不好看。
今年5月初,特斯拉又增发1.77亿美元,减持机构却有366家。如何给投资者信心、营收平衡,显然仅靠国产这计不是多有效。
据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乔纳斯悲观假设,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将比目前的预测低一半左右,这将给特斯拉带来约164亿美元的市值损失。
无独有偶,比起外部的“豺狼虎豹”,内部团队的流失也是特斯拉需要面对的。
据了解,去年特斯拉的高管流失极其严重,先是高级副总裁、总汽车工程师DougField回了苹果。接着,企业传播副总裁、财务副总裁等都相继辞职。有报道称,从2016年以来,有接近50位高管离开特斯拉,虽然不知这个数字真假,但并非空穴来风。
如果特斯拉还想继续保持去年超24.5万辆的销量佳绩,就必须要把内部隐患解决,深化产品体系,以及固本营收才能唤回投资者热情。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必须越过的一道关卡,这里的新能源政策和上亿消费人群对特斯拉来说有巨大的潜力;而这里严苛的质量标准和攀升的劳动力也是其无法避免的。
一家公司要走的长远,从0到1不难,难的是1到100的不断完善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些,特斯拉才刚刚需要学会面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沈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