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蚊子不少,蚊虫已蠢蠢欲动。
你准备好了吗?
6月5日,上海市爱卫会、上海市卫健委启动“2019年夏季爱国卫生运动暨防蚊灭蚊专项行动”。
本市也连续2年报告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
2018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本市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蚊种——白蚊伊蚊密度呈增长趋势,发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风险提升。
根据过去5月份的蚊虫监测结果,以及今年降雨明显偏多,梅雨期偏长和台风强度偏强等特点,蚊虫的密度应该不低于常年状况,本市再次出现登革热本地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别小看了蚊虫,威力不小!
蚊虫叮咬可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疟疾等多种传染病,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随着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趋势上升,我国南方和东部省份相继出现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
今年上海的情况如何?
记者了解到,“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也就是平均每百户内有伊蚊幼虫(孑孓)孳生的容器数。“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则属于安全范围;如果该指数高于20,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输入,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
上海市疾控中心透露,根据5月份最新监测,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器平均指数大于5,存在传播登革热等疾病的风险,部分区和街道(镇)更是达到20以上,具有造成登革热区域流行的风险。
监测结果显示,三个区的布雷图指数大于5;全市共有228个街道(镇)中有5个街道(镇)蚊诱卵器指数大于10以上,已具备登革热传播和流行的风险。
从这个月开始是夏秋季是蚊虫繁殖高峰期!
夏季是蚊虫完成从卵、幼虫、蛹到成蚊一个生长周期最短的时期。每年的6、7、8、9月是本市蚊蝇的高峰季节。
根据气象预测,今年夏天,上海将面临“三多”:汛期雨量多、梅雨雨量多、高温天数多。湿热气候为蚊虫孳生提供有利条件,也对市民健康带来威胁,防蚊灭蚊势在必行。
市爱卫办前期调查发现,在小型绿地、老旧小区、垃圾箱房、集贸市场等处,各类废弃容器形成许多人为的蚊虫孳生场所,而部分居民生活小区、学校、楼宇大厦、大型商体等的绿地深处、地下车库、自行车棚、屋顶露台等也存在孳生死角,都可造成局部区域蚊虫密度增多。
同时,市民防蚊灭蚊意识有待提高,不少人认为蚊虫防制与己无关,
对“清除积水防止孳生”、“清理废弃容器”、“安装纱门纱窗防蚊”等防制知识的掌握度较低。
为有效控制本市蚊虫密度、预防蚊媒传染病暴发流行,做好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今年各项重大活动保障工作,市爱卫会于今年6月-9月在全市启动以防蚊灭蚊为重点的夏季爱国卫生运动,自6月开始,每月中旬集中开展全市统一控制突击周,组织广大市民和专业防制队伍开展环境清洁、雨后清积水以及成蚊密度控制工作,并持续实施居住区公共环境雨水井、污水井、集水井等蚊虫易孳生环境的蚊幼控制。
同时,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包括绿化市容、住建、民防、教育、文化旅游、交通管理等部门也将统一行动,督促各类建筑工地、大型绿地、民防设施、农贸市场、中小学校、幼托机构、城中村等重点场所开展蚊虫防制,进一步降低蚊虫密度,保障广大市民身体健康。
市爱卫会向广大市民倡议: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树立“健康第一”和“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做好“三不”——不剩积水、不堆杂物、不留死角:在社区和单位全面清疏下水道与沟渠,平整洼地,清除室内外积水;做好垃圾分类,清理积存垃圾、杂物等易招引、孳生蚊虫的场所;
主动了解防蚊灭蚊常识,不乱扔杂物、特别是废弃容器,及时翻盆倒罐,不给蚊虫孳生有可趁之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