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了!12条非遗旅游线路、1张非遗美食地图,带你玩得爽吃个够

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期间,各项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将遍布申城。大世界里,京、昆、越、沪、淮五大剧种的非遗传承人将以“戏曲快闪”拉开主会场活动的大幕。

今年是文旅融合的重要一年。为了充分体现上海“文旅融合”的特色与亮点,开幕当天,“百万市民看上海”夏季主题活动也将全新发布,多条“非遗旅游线路”和新鲜出炉的“非遗美食地图”将让“好吃”也“好玩”。

非遗活动:五大剧种传承人轮番上阵

6月8日上午10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将在上海大世界举行,昆曲国家级传承人谷好好、沪剧国家级传承人马莉莉 、淮剧国家级传承人梁伟平等来自上海京、昆、越、沪、淮五大剧种的非遗传承人和来自社区的戏曲爱好者们,将率先带来戏曲快闪《申城雅韵》。

随后,精彩的非遗戏曲、器乐、舞蹈将轮番上演,包括浦东派琵琶艺术市级传承人周丽娟及其学生的琵琶合奏《龙船》、金山区廊下镇文体中心带来的市级非遗项目“打莲湘”舞蹈、京剧社区爱好者李健的京剧彩唱《天女散花》等。带来这些节目的,既有享誉业界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有默默无闻、深扎社区的普通传承人和社区居民;既有遍布基层、人人参与的全民舞蹈,也有潜心学艺、脱颖而出的社区明星,他们将在主舞台上一展上海非遗在社区传承发展的最新成果。

主会场活动之外,“非遗在社区”主题活动也将在全市各个角落遍地开花。

“非遗在社区”大展示,将在全市各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各区、街镇、居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学校、商圈、园区等公共空间,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览、展示、展演、互动、体验、讲座、培训等活动,活动总量预计将达到1000场次。

“非遗戏曲荟”活动,让戏曲走进乡村、商圈、校园、楼宇。其中,特别组织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与杨浦、嘉定、浦东、徐汇、静安、奉贤等区合作,集中举办京、昆、越、沪、淮、评弹等剧种曲种的展演活动。

文旅融合:12条旅游线旅玩转“非遗”

怎样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进入游客的“菜单”?全新推出的“百万市民看上海”夏季主题活动,以“看大戏•游上海”为主题,为市民和游客精心策划了40条不同主题的精彩旅游线路,其中有12条“生动非遗之旅”,包括 “漫步城厢——都市里的非遗”“上海味道——舌尖上的非遗”“亲子研学——课本外的非遗”“古镇巷陌——水乡间的非遗”和“江南风情——记忆中的非遗”等将全面为市民游客提供来自沪上的传统美学体验。

有玩更有吃!新鲜出炉的上海非遗美食地图精选了列入国家级、市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上海美食40种,便于市民游客按图索骥,品尝上海味道。

此外,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策划“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计划围绕上海约120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术和技艺类非遗项目,于两年内制作开发以8K超高清形式呈现、每部时长约5分钟的微纪录片共120部,展现传承人的精美作品、精湛绝活及独特匠心,形成一份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志”,让更多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走近非遗。未来,还将推出“海派百工AR数字艺术巡回展”,将60部微纪录片“挂于云端”。观众只需用手机扫描展览图片,即可将《海派百工》中传承人、非遗技艺的静态图像转化为有音乐、文字与旁白的动态短视频,“趣味”体验传统文化。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