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证券A股征途收官在即,中银国际IPO却节外生枝

24日,红塔证券(601236)发布招股书,公司历时10年的IPO征途即将收官。红塔证券拟6月3日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3.64亿股A股,将成为今年首家过会且发行的证券公司,也是第36家A股上市券商。而就在前一天,同是红塔集团作为发起设立人之一的中银国际证券部分股权出现在拍卖平台,其上市进展或受影响。

川股富豪肖文革连坑三公司

红塔证券上市在望的同时,5月23日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中银国际第六大股东凯瑞富海持有的公司4.99%股权被分割为1.5%、1.5%和1.99%拍卖,拍卖日期是2019年6月24日10时至2019年6月25日10时。

凯瑞富海所持的中银国际证券1.5%、1.5%和1.99%的股权对应的起拍价格是2.97亿元、2.97亿元和3.94亿元,合计9.88亿元。这意味着,中银国际估值约200亿元,和A股的国海证券市值差不多。

据了解,中银国际证券去年12月递交IPO材料。按照规定,企业上市中原则上股东不可以变动,否则可能影响相关审核,凯瑞富海是川股富豪肖文革的企业,2015年4月22日成立,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肖文革坑了印纪传媒(002143)投资者,也坑了安信信托(600816),现在又坑中银国际。

*ST印纪去年巨亏17.86亿,公司实际控制人肖文革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公司全部117730.507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6.52%,已被上海浦东法院、北京一中院、北京三中院等轮候冻结。

2014年,吴冰和肖文革将印纪传媒借壳高金食品在A股上市,以101亿元身价力压以前四川首富刘永好,成为四川A股首富。2018年1月31日,肖文革将所持股份中占总股本6.03%股份转让给安信信托,最终交易价为12.75元/股,套现13.61亿元。披星戴帽后的*ST印纪5月24日股价只有1.64元。安信信托因为印纪传媒股价大跌等原因,2018年亏损18.33亿元,其中印记传媒股票投资的损失高达9.91亿元。

而总部位于上海的中银国际证券2002年1月由中银国际控股、中石油、国开投、通用技术、红塔集团、上海国资共六家企业共同出资设立。目前该公司前三大股东为:中银国际控股持股37.14%为第一大股东,中石油、金融发展基金分别持股15.92%、10.53%。

中银国际计划发行不超过 8.33 亿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25%,保荐人为国泰君安。公司是一家A 类券商,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行业排名分别为第38名、第40名、第37名,处于行业中上游。

凯瑞富海持有的中银国际4.99%股权是2015年5月22日,与联想科技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 11.92亿元元获得的。考虑到近三年分红,这股份股权几乎将平价易手。

根据企业上市相关规定,“审核过程中原则上不得发生股权变动,除非有正当理由,如继承、判决等;在审企业,如果出现增资引入新股东,或出现股东(不论大股东还是小股东)进行股权转让,须撤回材料,重新申报。”

因此,第六大股东凯瑞富海的股权拍卖,涉及到中银国际前十大股东变动,或将影响其上市进程。

2015-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中银国际证券营业收入分别为 49.48 亿元、28.30 亿元、30.68 亿元和 13.54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20.77亿元、10.66 亿元、10.69 亿元和 5.20 亿元。

而红塔证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加7.83%;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加6.52%。2015年至2017年该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9.75亿元、9.75亿元和11.13亿元,归母净利润10.43亿元、3.33亿元和3.63亿元。

相比之下,中银国际体量大得多,但因股东不给力,上市进程或受拖累。

券商扩大净资本发展重资产业务

红塔证券由红塔集团、云投集团、国开投、云南省国托、亿成投资、金旅信托、昆明国托等13家发起人2001年9月8日发起成立。中烟总公司通过控制公司股东合和集团、双维投资、华叶投资、中烟浙江省公司、万兴地产合计持有红塔证券66.02%股份,系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扩大重资本业务(信用业务、自营业务、直投业务)等。

业内人士认为,在去通道大背景下,过去主要依靠通道业务赚取佣金的模式已不可取,券商在向资本型中介转型,而充足的资本金是发展资本中介业务的保障。

统计显示,2018年至今,6家券商在A股市场完成IPO,合计募集资金120.40亿元。目前4家券商在排队IPO,分别是中泰证券、国联证券、中银国际、东莞证券,其中国联证券和东莞证券处于“中止审查”阶段,而中银国际IPO也节外生枝。

中泰证券近日则更新了招股说明书,拟A股IPO公开发行不超过20.91亿股。该公司也表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根据证券市场情况适度增加证券自营业务规模,重点是低风险业务规模和对冲业务规模。

除了IPO ,已经上市券商也股权、债券再融资不断。

海通证券今年4月更新定增预案,对募集资金运用计划进行修改,用于资本中介业务的资金上限从一年前的100亿元降至60亿元,而用于自营业务(主要是扩大FICC投资规模)的资金上限调高至100亿元,两项业务合计上限占比升至80%。

山西证券可转债预案中,拟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自营业务,其中不超过13亿元用于固定收益证券投资业务,不超过15亿元用于票据投资业务。

看来,自营业务成为券商发力点。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131家证券公司自营业务收入为800.2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是各项业务中最低的,仅7.1%。

此外,按照新的《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证券公司净资本达到规定标准10倍及以上的,每一倍数加0.1分,最高可加3分,与之前的规定相比提高了净资本加分门槛。券商为了能顺利开展业务,纷纷采取上市或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补充净资本,而中银国际IPO遭遇绊脚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