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 中国体育产业年增长近20% 产值占GDP比重破1%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又称“46号文件”),规划了体育产业十年发展的目标。到今年已经走到了半程,中国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历程和成果引人关注,遇到的挑战和问题也值得深思。昨天上午,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的品牌级活动–中国体育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业界权威人士和专家学者细致梳理了中国体育产业的过去五年历程,并提出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体育产业面对的竞争形势加大、体育产业拒绝急功近利需要精耕细作”等观点。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体育产业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统计,2014年以来,以党中央、国务院、中办国办出台的和体育相关的文件就有20项,各部委,主要是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相关规划、文件至少是45项,地方出台的政策、规划、文件大概有109项。
经过5年快速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认为,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体育用品业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体育用品相关产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7年,我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业制造、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的总产出达到1.78万亿元,占体育产业总产出的80.9%,是体育产业的支柱。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他给出建议:“一是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体育用品业转型升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二是结合体育改革,拓展体育用品业发展空间;三是坚持市场导向,打造知名体育用品品牌。”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刘扶民也给出了一系列的数据,证明5年来“中国体育产业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4至2017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从1.35万亿增长了2.2万亿,年均增长速度在18%左右。从增加值看,2014年体育产业增加值是4040亿,到2017年是7800亿,年均增长19%。体育产值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0.64%增加到2017年的0.94%,增速可以说也是越来越快。2018年的数据尚未发布,据业内估算,体育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超过1%这个关键线。

更重要的是,过去五年,原本以体育用品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体育产业,终于发生了结构优化的明显变化。从2015年开始,体育用品制造业在体育产业的比重就开始不断下降,到2017年,以竞赛表演、健身休闲、场馆服务、中介培训、体育用品商贸为主题的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比已经达到了57%,超过了体育用品制造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