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态度 | 无惧无忿任正非

任正非已经刷了两天的屏了。

21日,任正非在深圳接受媒体访问,他的话可以这样总结:把美国和美政客分开,把政客和美国企业分开,把政治和商业分开,把爱国和商品分开,把愤怒和理智分开。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有记者问任正非:现在大家对华为有两派很鲜明的情绪:第一,很鲜明的爱国主义,把华为的支持上升到支持爱国的高度上;第二,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要是不挺华为就不爱国。现在情绪越来越严重了。

任正非的回答说:“那我的小孩用苹果,就是不爱华为了?不能这么说。我经常讲这样的话,余承东很生气,认为老板总为别人宣传,不为自己宣传。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挂钩……茶余饭后说两句过头话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能煽起民粹主义的风。”

我们佩服任正非,不是因为他成功,而是因为他清醒。这段话,反映的是一位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务实精神的企业家的思维逻辑。之前他谈到5G技术时,明确回应说,“当前华为的5G不会受影响,在5G技术方面,别人两三年肯定追不上华为。”这是任正非的自信,但自信背后又充满了谦和:“美国低估了华为,华为可以造和美国一样的芯片,但华为永远需要美国芯片。”

华为态度很明确,我们不需要依赖美国,但是我们希望和美国合作。

其实许多美国企业同样不希望对抗。封杀华为,对于许多依赖华为订单的中小型公司,将立即面临巨大危机,即便一些大企业,英特尔、高通、博通等等,股价连续走低。任正非在记者会上特别讲到了这一点:“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这么多年来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特别是在最近的危机时刻,体现了美国企业的正义与良心。前天晚上,徐直军半夜两三点打电话给我,报告了美国供应商努力备货的情况,我流泪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是中国这些年在处理全球事务中一直所奉行的理念。与美国总是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对美国产生威胁乃至损害的逻辑不同,中国寻求的一直是“和衷共济”“和而不同”的全球合作策略。华为在危机中所获得的援助,是商业利益使然,同样也是对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就在记者会前几个小时,美国突然又决定,给予华为“90天的临时执照”,任正非对此回应道,“美国的90天临时执照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但是我们非常感谢美国企业,他们为我们做出了很多贡献,我们的很多顾问来自IBM等美国企业。大家不要骂美国企业,要骂就骂美国政客。”

任正非的这段话起码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超级大国打压之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勇气和志气,寄希望于对方的恩赐,也永远成不了一个伟大的企业。

华为一直在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华为是世界最重视研发的企业之一。从2013年到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专利数量排行榜中,日本佳能以24006件专利数量夺得第一;其次是三星,专利数量为21836件;第三则是国家电网,专利数量21635件;华为以14605件排名第七。全社会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教育。记者会上,任正非提到次数最多的词可能就是教育:“国家发展要靠文化、哲学、教育,这是发展国家的基础。”“中国将来和美国竞技,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第二层意思,是要做对的事情。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孤立存在,哪怕它是美国。

对内立足于自己的核心技术,重视人才、鼓励创新,建立全球范围内的核心竞争力,对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任正非无比强大的商业理性和技术理性。对华为来说,现在无疑是最困难的时期,但“危”中势必有“机”,压力更是动力,我们衷心希望能看到一个更强大的华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