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艺节晨艺录|一对孪生兄弟,在舞剧《杜甫》的台上隔空对话

今晚,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参评剧目,重庆市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献演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作为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杜甫》意象化地讲述和呈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将个人命运巧妙地融汇于时代命运的大背景下,史诗般地呈现了“一个人笔下的唐朝”。

杜甫的一生是吟诗的一生,其思想、人格、追求、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如何用既不能言又不能吟的舞剧,来表现杜甫这位“诗圣”,让观众“听”得懂、看得明白?为此,编创团队将舞段与舞美设计、舞台灯光、服装造型和多媒体等巧妙结合,通过抽象和艺术化的方式,使舞与诗、舞与人、舞与剧有机融合,成功破解“舞不能语”的表现难题,达到了舞之能吟、吟之能言、言之能情,剧中还巧妙穿插了极具特色的“乞丐舞”、“蛀虫舞”、“农乐舞”等舞蹈,将古典舞、汉唐舞、现当代舞语汇有机融合。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国破山在,城春草木深”,最后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舞剧以杜甫诗篇灵巧地串起了舞剧的叙事,以大写意的手法“以舞构剧”,通过一个个“块状舞段”的转换,营造隐喻心理情境的空间环境,凸显杜甫渴望“求仕”又心悸“失我”的对比,衬托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

有意思的是,剧中一实一虚两位杜甫,由舞团双胞胎兄弟李庚、李晋饰演。弟弟李庚饰演现实中的杜甫,而哥哥李晋以时空穿越的方式作为杜甫的“影子”出现。根据剧情发展需要,他们贯穿全剧进行有机穿插表演。结合“两个杜甫”不同的人物角色定位,梳理“隔空对话”线索,设计对比强烈的舞蹈动作,增强剧情张力。

自2016年4月首演以来,该剧先后参演了国家大剧院2016年演出季、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北京)等系列重大演出活动,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重庆市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其中的华彩片段《丽人行》更是成为“网红”舞段——继两度亮相央视荧屏、参演影视剧《唐砖》,相关视频持续活跃在微博、B站等网络平台后,今年再度走红并持续火爆网络。截至2019年5月13日10时36分,抖音平台#丽人行话题播放量7.3亿。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