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考生”110家,如何迎接IPO审核“新三性”挑战?

随着天合光能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受理,科创板受理企业达到110家。5月17日,在上海召开的“与时俱进-全视角解读IPO新时代”立信 •锐思2019年资本市场论坛上,原证监会发审委委员周勤业认为,设立科创板有三大意义:第一,用增量改革促使存量改革,利用科创板的制度创新来推动其他板块的发行上市制度改革;第二,进一步促进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第三,促进结构性改革。

95家企业选用科创板上市标准一

数据显示,在上交所受理的110家企业中,95家选用科创板上市一套标准。立信执行总裁杨志国表示,目前申报科创板的公司多采用第一套上市标准,有盈利,预计市值10亿元以上,多为此前预备境外上市或现有A股板块上市的公司。立信在这些公司改制过程中已跟踪了三年,否则报表审核等来不及。对存货核查难的农林牧渔业、存货规模大的服装等行业,立信审慎对待,较少接单。

110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立信负责审计的23家,据悉还有26家在申报过程中,市场份额领先。据了解,立信非常重视科创板申报企业审计服务工作,由于此前积累,在客户选择、基础程序、风控把关、专家内核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质量保证体系。

立信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朱建弟介绍,立信负责审计的科创板申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行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

二是注册地集中。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包括深圳)、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三是资产负债率较低。平均资产负债率37%;

四是营收规模较大。营业收入平均5亿元,净利润平均0.8亿元;

五是研发投入较高。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值是9%,研发支出最高3亿元,平均0.5亿元;研发人员最高1028人,平均184人。在科技创新定位上,一些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大部分企业处在跟跑和并跑阶段。

IPO审核更有包容性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沈国权指出,从证监会发布的《首发业务若干问题解答》的通知(业内简称“IPO审核50条”)来看,相比原来窗口指导的“IPO审核51条”,此次正式发布的“IPO审核50条”删除了两项内容,增加了一项内容。

被删除的两项内容都属于非财务问题方面,即“整体变更涉及的股东纳税义务”和“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设立中的程序瑕疵”,增加的内容是有关对赌协议的问题。现在允许对赌协议的存在,以前不允许,但有披露与核查。

“IPO审核50条”称,投资机构在投资发行人时约定对赌协议等类似安排的,原则上要求发行人在申报前清理,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的可以不清理:

一是发行人不作为对赌协议当事人;

二是对赌协议不存在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的约定;

三是对赌协议不与市值挂钩;

四是对赌协议不存在严重影响发行人持续经营能力或者其他严重影响投资者权益的情形。

业内人士称,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上市审核问答(二)与证监会发布的“IPO审核50条”重合度较高,现在IPO更加灵活,更有包容性。

5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继续保持IPO常态化,坚持竞争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切实做到好中选优,支持优质企业回归A股。

沈国权分析,注册制试点下,企业上市新变化是:IPO常态化,支持优秀企业上市,行业限制松动。发行人应当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简称“老三性”),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承担把关责任。交易所从充分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简称“新三性”)的角度,对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进行信息披露审核。

有业内人士认为,科创板效率非常高,大概率会在6月底前推出。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曹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