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起点的法治人才~~上海高院与交大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今天下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合作将加强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的有效结合,致力于为国家着力培养高起点、实务型和国际化的法治人才。

本次签约主要围绕人才培养、研究合作和外事合作等方面展开,具体举措包括打造学生实习与实践教学的基地,推荐在读学生在上海法院系统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活动。

除此以外,合作协议中还包括围绕服务保障国家战略实施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重大课题开展联合调研,并在知识产权、司法大数据、信息安全开发、分析与应用、金融审判等领域适时开展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研究等内容。

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对双方合作充满信心。他表示,签约在紧扣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时机的基础上,力求形成资源共享、共融、共建机制,瞄准国家和上海市的重大司法需求,开展联合调研、法学理论和司法实务研究、开展与金融审判相关的合作研究、开展专业知识咨询合作等。

双方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输送高质量人才和创新性研究成果。

上海高院院长刘晓云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增强合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院校合作融入到服务保障国家战略、服务保障上海工作大局中去,努力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二是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合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三是拓宽工作思路,深挖优势资源,合力塑造一批院校合作的亮丽品牌;四是坚持求真务实,力求合作取得实效,积极推动合作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司法决策,促进公正司法,推进司法改革。

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汇聚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的优秀师资,形成了包括法学本科、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和法学博士在内的完整的、多层次的法律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国家和上海市输送了一大批优秀法律人才,初步走出了一条在理工科优势明显的大学里培养精英化法学人才的特色之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