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位于上海交大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200多名徐汇区中国中学六年级的初中生,将在这里展开一场新鲜的“研学之旅”。这也是上海市细化中考改革方案、出台 《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后,学校作为“种子基地”的一次尝试。为了这次研学,全校35位教师倾力合作,15位家长志愿者现场协助,他们说,“这样的尝试,真的很赞!”
钱学森图书馆里的“少年奇幻之旅”
今天一早,中国中学六年级六班的薛文本同学,和小伙伴们人手一册,拿到了一本学校特制的“朴域研学”活动手册,以及钱学森图书馆提供的研学手册。他们的小队名叫“暴走手枪党”,需要和其他小队一起PK,用一个半小时左右,在馆内完成“历史人文”和“数理科学”两方面的研学之旅,一共有16道锻炼综合素质的趣题。
薛文本走进馆内,第一个挑战就在入口处,投入眼帘的是一个道理的四棱锥形状的雕塑,从第一层到最后一层都呈有规律的排列,它由4015块钱学森的手稿组成。问题来了——请从下往上观察每一层手稿数量,并找出规律,第一层有几页、第三层有几页、第五层有几页……第n层呢?
他和队员们认真地查看了雕塑旁的讲解展板,又仔细地一层层数,旁边其他小队的成员也在轻声讨论着。“我发现了!”薛文本一拍小伙伴的肩,“第一层有1页、第三层是9页、第五层有25页,每一层奇数位都是这个数的平方!”
该校数学教研组长金老师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孩子们的自主观察与思考。为了这次研学之旅的题目设计,他和同事们一起几次前来馆里踩点,将文学、历史、数学、科学、美育、创造等内容有效整合,结合课堂内容,形成与学校课堂互补的实践体验课程。册子上的每道题,都与馆内的展品、钱学森的生平事迹以及发明成就紧密结合,又与孩子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相当。
“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各个学科、各种能力都包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擅长的点,我们小队已经分工好,希望能胜出!”冯欣田同学告诉周到君。她是校广播台的成员,此次任务中有一项“钱学森写给祖国的求援信”,她自告奋勇负责完成第一题:声情并茂地朗读。
而队友李怡临英语出色,则担负起后两题的任务,“请你替钱学森以email的方式,向祖国发出求援信,请选词填空,并写这份emial。”李怡临表示,这个任务还是有点难度的,要表达出求援信中的原意,并且不能超过80个单词,她仔细斟酌、认真撰写,“我们小队的每个队员都很拼的,大家一起齐心协力。”
而他们的两位队友则找到歼10飞机的展厅,美术老师正在这里指导学生们完成飞机前后左右以及仰视的手绘图。
不仅如此,地下圆厅的微演讲吸引了许多其他参观者的目光,很多人静静聆听孩子们的演讲。
“假设你从国外学成归国、面对家人朋友的期望/时光穿越,假设你回到了两弹结合试验成功的现场,面对欢呼雀跃的官兵……你将要在其中一个现场发表三分钟的即席演讲,表达你对祖国发展的雄心壮志,敢不敢挑战一下?”
“其实以前爸爸妈妈带我来过钱学森图书馆,所有的展厅我都逛过,但经过这次研学,我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有趣的内容,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真的好有成就感!”冯欣田同学表示。
集全校师生、家长之力的一次研学探索
不远处,中国中学德育处的陈菊平老师正在给同事打电话,确认另一队学生的研学情况。
该校六年级总共有近280名学生,分成两批同时进行,一批先去钱学森图书馆,另一批则来到交大校园,游览充满历史人文气息的学院建筑,感受交大的百年历史。同样,学生们也带着“科学主题任务”进行这场拓展活动,比如,他们要在体育馆里现场完成个性化彩绘任务单、进行空气动力学基础的学习与伯努利定理的验证,甚至还有体育项目——组员交替挑战10个反重力乒乓球,并且折一架可以自动返航的纸飞机。
该校在一个多月之前成立了本次研学的项目小组,陈菊平老师作为项目小组的组长,组织带领全体中预、初一年级全体教师参与到此项研学课程的设计开发中。前期,团委书记杨漪沁带领部分青年教师先期做了课程的构思和设想,随后,陈老师带领课程开发的全体老师两次前往钱学森图书馆和交大校园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后,老师们被分成了若干课程开发小组,他们结合自身的专业和兴趣特长进行头脑风暴,设计开发了十几项点位任务。
在研学之旅启动前,学校又通过让学生观看钱学森介绍影片、阅读打卡、排剧本、做PPT等多种形式,对钱学森的生平与贡献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在当天现场,全校35名教师、外加15位家长志愿者组成导览队,协助孩子们一起完成这次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
六年级(6)班张馨语的妈妈也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次活动,在她看来,这个活动非常好,“孩子的知识来源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光是在书桌前读书,更需要把学到的知识灵活综合地运用、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这个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完整, 对孩子的学科知识、探究能力、团队协作以及家国情怀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综合素质评价的一次尝试
上个月,上海出台《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将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四方面对学生进行记录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关注学生社会考察、探究学习、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
目前正读六年级的这批学生,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如何实施?作为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种子基地”,中国中学设计的这次研学之旅,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校长郑敏芳介绍,这次尝试需要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跨学科整合资源, 把家国情怀的德育教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以及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等有效结合到研学内容中,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众多老师甚至家长都对此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支持,而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馆教结合”整合资源,群策群力完成这样一次前所未有的研学之举,前后准备就历时两个月。
在她看来,这是一次关于中考综评的有益探索。适应中考改革趋势,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求知欲、完善对各学科的认识,促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结合区域内特色的文化资源,将文学、历史、科学、创造等内容有效整合,结合课堂内容,形成与学校课堂互补的实践体验课程,这样的尝试,或许也能为其他学校在综评上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