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实力不济,需要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达不到我的要求”,这是U18国青主教练贡法龙主动离职时说的一番话。类似的声音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希丁克在看了曲靖邀请赛后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说,这支队伍里只有四五个人可以用。
前段时间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段子,“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毫米的后卫,是巴西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厘米的后卫,是西班牙球员; 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分米的后卫,是德国球员;把球停到自己脚下100米,迫使门将做出扑救的后卫,是中国球员。”这个段子虽然比较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球员的基本功跟欧美球员,或者说近邻日本的差距已不是一点点。
著名记者马德兴一直关注采访报道U系列队伍,他告诉周到记者,现在的小球员很多停球三四米外,基本功非常差。为何会造成这种情况呢?马德兴认为跟基层教练的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现在的这批孩子,起步阶段是谁在教他们?都不是职业队,是没有踢过专业足球的。”
随着校园足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始踢球,基层教练的缺口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业余教练开始带孩子踢球,因此中国基层教练的水平相对比较低。“基层教练的收入实在太低了,一个月几千块钱,很难吸引职业球员退役之后去基层做。”
而且中国足球从青训开始就功利性非常重,看重成绩忽视对于孩子兴趣的培养。曾在绿城执教的日本教练冈田武史曾说,“在训练时,球员就算提前来到训练场也不会自己主动去练习,而是在那闲聊休息,都是要等教练来了,才会去训练。甚至有些球员经常因个人原因不参加训练,这在我看来,他们没有主观意识,只是把训练当成义务,并没有从心底上去喜欢足球。在日本,足球运动员是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青训时期就非常注重让孩子真心喜欢足球。”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中国的足球人口数量还是远远不及足球发达国家。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在中国足协注册的男子职业球员只有1853人,而备案的业余球员数量也只有55605人,与欧洲各国、与日韩等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的足球人数比较,差距非常之大。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