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网络试听基地 这所学校在课程创新上下功夫

举起平板电脑,打开app,把摄像头对准产品图纸,再按下拍摄键,就可以在屏幕上看见立体的产品画面,三维模型、内部构造等信息一览无遗,如果对产品中意的话,还能通过互联网,直接下单订购。

在上海教育博览会上,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展出的这一“AR技术体验项目”深受追捧,尤其是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学生观众争先体验。

还有“3D鼠标操作体验”、“无人机飞行模拟体验”、“网络主播体验”、“机器人互动”等高科技项目,以商科著称的职业学校,一反传统,推出了一系列信息化高水平的“硬核”项目。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正着手对现有的财经、商贸、信息三大专业群“开刀”,打破专业群之间、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物理界限,让各专业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尤其要使信息技术成为联结各门专业的渗透性纽带,实现更为紧密的融合,让课程体系既专业、又复合,从而让毕业生更立体、更丰满,更能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工作要求。

建立网络试听基地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与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九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优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多家人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上海市新技能培训项目网络试听基地。

根据合作协议,下一步,学校将与这3家国内新媒体应用技术领域中的顶尖的企业,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则,把行业和企业最新的技术要求开发成规范的、科学的课程体系,以‘培训包’的方式为学生、老师和全体学员提供最专业、最有效的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来充实校内的专业缺口,而最终的培训成效如何,还要由行业来进行考核和鉴定。

除了校企之间的强强联手,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还将联合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成为了第一批6家新技能培训试点单位之一,并获批了《音频IP(知识产权)产品制作》《AR交互应用操作》《电子竞技设备安装及维护》3个新技能培训项目。

校长陈文珊表示,这次与3家企业的合作,正是学校在推进新技能培训试点工作上出的“实招”,成为落实产教融合战略的一大亮点。

守好财经特色 开发信息类新课程

“我们讲创新是有一个基点的,那就是要守好财经特色主阵地,持续提升财会金融类课程的核心竞争力。信息类新专业、新课程的产生,不是取代,而是双赢乃至多赢。”

陈校长介绍,尽管在计算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学校依然选择坚守珠算——我国财会发展的重要源头,并且通过丰富数字资源、不断提升课程品质,扩大珠算文化渗透面,担负起作为珠算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的重要使命。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加强财会类基础性、拓展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和培养模式的转型,会计、金融事务、国际商务等市级精品特色专业已经实现向市级示范性品牌和品牌专业的跨跃。

在传承的基础上,学校基于产业、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前沿动态创新开发了财商素养、创新创业、信息科技三大课程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类实施。

同时,学校把研究实践也纳入到创新课程中,注重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学术能力、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跨文化理解力、国际理解力和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邀请学生一起参与开发信息类新课程。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课程拥有话语权,增加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据了解,近几年,该校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均达99%左右,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率更是达到95%以上。同时,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中均有商会校学子的出色表现。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