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双性人塞门亚败诉,仲裁法庭支持国际田联新规

去年4月,国际田联推出新规,针对DSD运动员(即有性别发育差异的选手,比如南非双性人塞门亚),必须将自己体内的睾酮标准降到5nmol/L以下,才能继续参加400米到1500米的(五个女子项目)正式田径比赛。

这个规定明显就是针对南非27岁双性人塞门亚而作出的。因此,此政策一出,南非方面公开发表声明,支持塞门亚就国际田联的“歧视性新规”,上诉到国际体育仲裁法庭。

截止到瑞士当地时间5月1日,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终于在洛桑做出裁决,塞门亚的上诉败诉。

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裁决书里写道:“这种‘歧视’是实现国际田联在受限制的赛事中,保持女子田径完整性的目标的必要、合理和相称的手段。”

2009年,18岁的塞门亚首次亮相柏林田径世锦赛,并一举赢得800米金牌。

由于声线浑厚、肌肉粗壮,塞门亚从一开始出道就被质疑是一名男性。她被田径官员要求进行性别测试。结果,当时的报告结果被悉尼一家媒体获悉:“她没有子宫,也没有卵巢,睾酮水平还是正常女性的三倍。”

从那时开始,每次塞门亚参赛,就让国际田联处于争议之中。

2011年,国际田联专门针对塞门亚,出台了新规,要求女性运动员必须限制自然产生睾酮的水平,最多不得超过10%到12%;而塞门亚这样体内睾酮水平高于正常水平数倍的运动员,必须使用抑制药物,控制自己的身体状况。

在那之后,塞门亚遭到了11个月的禁赛,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才解禁复出。尽管如此,塞门亚依旧在女子田径赛场表现出了强劲的统治力。

2018年,国际田联出台了DSD规则,要求任何被确认为性别发育异常的人,如果要成为田径运动员,必须保证睾酮水平和雄激素水平在一定范围内,该规则针对参加女子400米到一英里比赛的选手。

对此,塞门亚这样的选手,必须通过药物控制体内的睾酮值,以达到规定的标准,否则将无法参赛。

图片说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的最终判决

对于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在2019赛季国际田联黄金联赛多哈站之前作出的这一最终裁定,国际田联表示感谢。

国际田联表示,将从下周三开始,正式实施这一新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