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闵线轮渡新姿亮相迎“五一”,新码头、新浮桥有很多看点!

”五一”假日,大多数市民喜欢乘坐地铁与公交出行,轮渡似乎不太“起眼”。其实,轮渡公司也在精心迎“五一”呢!其中的新闵线轮渡站就以全新姿态亮相,新码头、新浮桥绝对有“看点”,大家有机会的话不妨去走走。

去新闵线轮渡乘船,是闵行地区市民的主要过江方式。为了提升渡口的城市形象,加强航线的航行安全,方便乘客出行,这里的新码头、新浮桥都重新进行了设计建设,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新感觉。

图为新码头
 

新码头纵向有两道纵舱壁,横向有五道横舱壁,两端增加了两道防撞舱壁,既增加码头的抗沉性,也便于码头浮态的调节。

码头甲板照明灯采用更为简便的通透式立柱灯。六盏LED的立柱灯安装在防护栏杆的立柱上,完全适应了码头的夜间照明需求。

水手房设置在码头临江面中间,这样既不影响乘客上下船舶的通道,又保证了高峰期间上下客的安全性。

浮桥设计颇具匠心

浮桥的设计则考虑到浮桥受力复杂,以及乘客的安全问题,其受力结构规格都较以前有所增加,桥面的纵横主结构都选用了工字钢梁。

主桥面采用室外25毫米厚的实心塑木地板,桥面整齐,强度高,不易变形,不积水,不易腐烂。为确保安全,塑木地板铺设在4毫米桥面钢板上。

浮桥两侧的防护栏,选用不锈钢扶手和立柱,中间选用铝质穿孔板,这样既能保证防护栏的强度,又能与码头装饰保持一致性,还能防止小朋友穿越护栏。

浮桥遮雨棚很“养眼”

浮桥遮雨棚采用梯形结构,中间最高处选用透明的耐力板,两侧斜边和两翼用100毫米的岩棉板,这样的棚顶设计,既能保证桥内的光亮度,又能防止雨水滴落在浮桥桁架上和溅落在乘客身上。

棚内沿纵向安装了2道LED照明灯带,确保夜间照明。

站房设计刚柔并济

站房设计理念也值得一提。其建筑形态强调虚与实、高与低的对比,整体造型刚柔相济,充分体现轮渡站在整体街区环境中的“主角”地位,通过写意手法,塑造出稳重大气、简洁现代的造型特点。

建筑立面以玻璃和石材为主要装饰材料,通过色块的组合和变化,充分体现了简洁优雅、活泼透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摆脱了喧嚣一时的所谓“欧陆风格”的限制,力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钟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