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家有个喜欢跳绳,但游泳、长跑不太擅长;或是喜欢乒乓、羽毛球,但足球、篮球不太擅长的孩子,周到君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刚刚,上海市教委公布了新中考体育考试方案。总分、结构及分值不变,但学生可选项目增加。
《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自2017年入学的六年级起实行,也就是今年的七年级学生。
总分仍为30分,日常与统考各15分
本市将继续保持现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总分、结构及各部分分值保持不变。总分仍为30分,由统一考试成绩和日常考核成绩各15分组成。
日常考核15分仍由《体育与健身》学科考试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两部分组成。其中《体育与健身》考试成绩满分仍为6分(七、八、九年级各为2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评定结果满分仍为9分(七、八、九年级各为3分)。
可选项目更多,促进学生多样化运动
为引导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新中考体育考试方案进行了以下优化:
一是在统一考试项目类别不变(仍为四大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供选择的项目数。第一类项目在原有游泳和长跑的基础上,增加4分钟跳绳的可选项目,第三类项目在原有体操的基础上,增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武术项目的可选项目(为保持项目间难易度相对平衡,如选体操,须选择垫上运动、单杠、双杠、横箱分腿腾越中的2小项),促进学生参加多样化的体育运动;
二是对统一考试中原有部分项目如篮球、足球项目的测试方法及标准进行了调整和优化。篮球运球上栏没有上,可以补投一次,如果还是没投进,计时加4秒。足球绕杆球没有踢进去,计时另外加2秒。4分钟跳绳,跳多少个与游泳、跑步匹配,相关部门将对之做测试后公布标准。使项目的测试更加科学、完善;
三是针对本市天气特点,适当调整统一考试周期,将截止时间由每年4月30日延长至5月10日;进一步完善平时成绩上报办法,对统一考试的场地和器材标准进行规范等;
四是允许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三名的考生申请免考(比赛项目按年度发布),鼓励学生积极提高运动技能。
新方案更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在市东中学校长沈洪看来,今天公布的新中考体育考试方案既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又在运动项目设置上体现了多样性和可选择性。
比如同样是考察学生的耐力,原先只有游泳和长跑,但有些学生可能这两样都不擅长,跳绳却可以连续跳很久,这其实同样可以反映学生的耐力;这次4分钟跳绳项目加入可选项后,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入选,一方面它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载体,另外也是和上海推进的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一致,在初中多样化中提供丰富项目体验,与上海整体改革配套。
“每个孩子都有差异,速度,力量,灵敏,平衡,协调……在身体素质、表现方式上都不一样 ,所以中考体育考试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从学生兴趣和个性特长出发。”
此外,在评价方式上也体现了针对性和科学性,对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测试要求,更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允许在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得个人项目前六名、集体项目前三名的考生申请统一考试免考,也体现了人性化。
课堂变化将很快显现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市中学生中考体育及格率稳定95%以上,优良率逐年提升,可以达到40%以上,整体非常良好。但在耐力项目,上海学生普遍稍弱,尤其引体向上这类力量型项目是弱项。但近年来, 整个社会大氛围对于力量和耐力这两大项目,发挥了良性引导作用,如“上马”一票难求,客观上也推动了家校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进一步重视。
为了与这一改革方案相配套,学校在课程上要提前三年进行改变,开设相应课程,包括场馆的安排、教师的配比等等。换句话说,虽然是2021年毕业的学生用这个方案,但从现在开始,就要在体育课上有所变化了。从长远规划,才能真正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帮助掌握2项伴随终身的体育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