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涉外法治服务基地落地外经贸大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个周末,在“优化营商环境与企业合规研讨会”上,上海企业涉外法治服务基地落地上海外经贸大学,同时签订长三角企业法律顾问协会深化合作框架协议,为上海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平台和新载体。

■ 周汉民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认为营商环境与投资环境这两个概念有分有合,落脚点就是法治环境。

在他看来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共同构成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中,应当做到经济活跃而有序,包括国企、外企、民企等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够活跃起来;文化必须兼容、社会需要公平正义、法治必须健全。“明年我国第一部民法典将会真正颁行,必将成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保障。”

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会长吕勇明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法治环境也进入了新常态,法律服务工作也被赋予了新定位、新任务,全面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在企业内部塑造完善的合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发表了题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价值观与方法论”的主旨报告,以生动真实的案例和新颖的形式分享了他对营商环境的认知与理解。

为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工作,上海已经发起建立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罗培新希望共同体成员能够共同努力,为上海打造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他强调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共同体要将工作落到实处,做到融会贯通,真正为上海营商环境的发展做出贡献。

研讨会分别进行了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行稳致远,企业合规风险及应对”的两场分论坛,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今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方向,企业合法合规发展的新路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