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箫筝笛间,绘出一幅别样的江南美景图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月27日晚,作为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重要演出,由青年指挥家姚申申、彭菲执棒上海民族乐团,携手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民乐精英带来的《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本场音乐会也拉开了上海民族乐团2019-2020演出季的序幕。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开篇,传统名曲《春江花月夜》将一幅空灵纯美的长卷徐徐铺展于宇宙天地间,引领观众走进传统的江南意境。随后,一首首原创曲目围绕江南主题,以不同音乐风格分别呈现江浙沪皖四地的文化气质。

韩闻赫创作的笛、箫与乐队作品《湖光》描绘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一面湖水,四时天光,映现江南的“诗意”;

孔志轩的双古筝与乐队作品《山色》,将安徽黄山的雄奇化作两台筝上的恢弘交响,一脉山峦,万方气韵,傲立江南的“壮意”;

刘畅带来的琵琶、二胡与乐队作品《园影》呈现了蕴含江南人独特生活态度的江苏园林,一方园墙,自在天然,网罗江南的“快意”;

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为乐团创作的委约作品《上海传奇·外滩故事》选段,展现外国作曲家眼中的上海当代城市精神,一座城市,一江潮涌,澎湃江南的“锐意”;

而作曲家王云飞创作的《江南》,首次以器乐重奏与乐队的形式呈现,大音和鸣,将江南的万千姿态编织为一首诗、一幅画、一段精神,虽沧海桑田而万古同心,余韵不绝。

为了更好地呈现江南多元风貌,音乐会在创作初始阶段,便提前引入文学策划概念,首先商讨敲定风格和基调,再由作曲家围绕主题发想创作。

作为上海民族乐团新演出季的开幕演出,音乐会还邀得浙江竹笛演奏家赵琦、安徽古筝演奏家张羽,以及来自江苏的二胡演奏家顾怀燕,与上海民族乐团的中青年演奏精英周韬、方瑜、陈昀颖、李胜男联袂献演,长三角四地音乐家的精彩互动,也成为本场演出的一大亮点。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这场音乐会中,民族管弦乐队的声音铺就了江南的底色,不同个性的独奏乐器犹如不同的画笔,在共同的底色上,绘就不一样的韵味、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