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音乐演出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如果说到全当代作品音乐会,那就只有这一场:27日晚在贺渌汀音乐厅上演的“中西交融——维也纳二十世纪乐团音乐会”。这也是上海之春·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系列演出之一。
应上海音乐学院邀请,维也纳二十世纪乐团带来的这场音乐会,将演绎勋伯格的《月迷彼埃尔》以及中国作曲家的新创作作品,如:著名作曲家许舒亚的《冬季风景》(该作品为世界首演)、秦文琛《太阳的影子之八》、温德青《泼墨一》和沈叶《钟馗》,以契合“中西交融”的选曲宗旨。
对于不少喜欢古典乐尤其是室内乐的乐迷而言,维也纳二十世纪乐团的名字并不陌生,这支由指挥彼得·博尔维克组建于1971年的乐团,汇集了维也纳一流的管弦乐队和自由演奏家。
彼得·博尔维克2011年曾获得奥地利国家最高贡献奖项:奧地利科学与艺术的荣誉十字勋章。
在他的带领下,乐团在维也纳音乐厅、金色大厅、奧地利广播集团等演出场所频频亮相,也经常在奧地利施泰秋季艺术节、克恩顿之夏艺术节以及林茨布鲁克纳音乐节上演出。
此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乐团将带给听众当代音乐作品的“新”体验和不一样的音乐思考。
对于一些人而言,当代风格的音乐过于前卫、实验,观众听了不知道所以然,但作曲家许舒亚说:“我认为,作曲家对观众应该有引导。当代音乐也可以是好听的,不要离观众那么远。”
这次的音乐会中西交融,除了许舒亚等作曲家的作品,演奏《月迷彼埃尔》这部作品是向“十二音鼻祖”勋伯格的致敬。《泼墨一》的作曲者温德青介绍说:“‘十二音体系’作曲法创始人勋伯格的学生、奥地利作曲家施洛斯对我们上音的桑桐先生影响深远,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批无调性作品。”
上音方面透露,本场音乐会新创作品的作曲家都是来自上音的教授或校友。他们都曾在欧洲留学,如今又回到祖国,用西方的作曲技法,中国的音乐素材创作当代作品。
不少作曲家都认为,这样的中西交融非常值得探索、研究——古典乐发源于西方,西方有很好的结构、技术、体系,我们要借鉴和继承,但其中也可以融入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这可能也是中国当代音乐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