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柑桔新优技术研究和转化,提升产业能级-众立柑桔产业研发应用促进中心筹备中

晨报记者 郁文艳

柑桔是上海四大果树树种之一,全市栽培面积6万余亩,是上海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市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解决影响柑桔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维护本市经济果林资源稳定,市绿化市容局正在积极筹备成立“上海众立柑桔产业研发应用促进中心”,促进柑桔新优技术研究和转化、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推动本市柑桔产业由面积、产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小桔子有大价值

曾经,受到冬季冻害、土壤偏碱性、地下水位较高等因素影响,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上海都没有成片的经济性柑桔生产园。

1968年起,长兴岛前卫农场开始试种柑桔。1970年、1971年,分两批从浙江引种了24亩温州蜜柑。为抗寒防冻,前卫农场建设了大规模的连片防护林带,降低大风对桔树的灾害;在树根周围培土拥根,有效保持地温;编织千张草帘,为小树搭建棚架,阻挡霜雪。最终,这批蜜柑挺过了冬天,试种成功。

在摸索出了有效的避冻手段后,凭借独特的小气候,柑桔在崇明三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地产水果,上海也奇迹般地成为国内柑桔种植最北缘的地区。

如今,柑桔已是上海四大果树树种之一,全市栽培面积6万余亩,成为上海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崇明三岛则成为了柑桔之乡。

作为崇明区的主要果树树种,柑桔在乡村振兴和带动农民致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常绿果树,柑桔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容小觑,特别在调节温湿度、涵养水源和固碳释氧等方面成效显著。市林业部门曾做过专门研究,上海柑桔林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森林服务价值为8.1306万元·hm-2·a-1。

除了生态价值,经济果林还可以向广大市民提供赏花品果的乐趣,有很高的观赏体验价值。4月27日,首届上海芸香花节将在长兴岛郊野公园开幕。每年夏季,上海都举办“乡土有约”水果采摘销售活动,真正体现了市政府对本市绿化林业工作提出的“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要求。

目前,市林业部门在全市造林过程中,正积极尝试搭配选择经济果林树种,以丰富林地“四化”内涵。

用技术让小桔子安全、高产、甜蜜

沪产柑桔有两大突出特点:安全和甜蜜。

安全是品质的核心。近年来,市林业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柑桔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实施经济果林“双增双减”项目,桔农购买商品有机肥、绿色防控农药最高可享受每亩320元的补贴。有机肥和绿色农资的推广应用,大大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源头上保证了地产柑桔果品安全。

甜蜜是上海柑桔的另一大特点。据测定,宫川、尾张等沪产柑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已稳定达到11%,这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上海实属不易。

11%相当于全国平均偏上的水平,上海周边省份种植的柑桔,一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也就在12%、13%。崇明每年都有出口加拿大、东南亚等地的柑桔,按进口国的要求,这些柑桔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9%。

甜蜜背后是许多付出,是上海林业技术人员与高校、科研部门、企业等多方多年合作的成果。

由于上海冬季较为寒冷,包括红美人在内的许多柑桔都无法成功越冬。专家和桔农们为了让红美人成功越冬,先是在早期给它“进补”——在春季开展疏花、疏果,实施生草栽培、宽行密株栽培,在夏肥时增大有机肥的使用量和病虫害优化防控技术,使其病虫害发生情况较轻,以饱满的姿态进入冬天;在冬季则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避冻防护。一些农场还引入了反光膜,增加光照度的同时有效控制地表水,从而进一步提升果品的色质与甜度。

补短板,小桔子还有更高目标

2008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全市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全市柑橘种植面积已减至6万亩,万亩柑桔主要集中在崇明三岛,少量分布在浦东、金山、奉贤等区的大治河沿岸乡镇,比最高峰时减少了10多万亩。

柑桔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2008年以来,柑桔价格比其他一些水果偏低,不少果农转而种植价格更高的水果;二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原本种植柑桔的土地被重新规划调整。

为解决影响柑桔产业发展中的短板问题,维护本市经济果林资源稳定,带动本市经济果林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市绿化市容局正在积极筹备成立“上海众立柑桔产业研发应用促进中心”。

众立柑桔中心是主要从事促进柑桔新优技术研究和转化、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的具有实体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旨是提高研发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发展后劲,以技术引领,以示范带动,实现技术、成果资源共享,积极推动本市柑桔产业由面积、产量增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