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曝出车贷乱象,中消协发声:汽车金融服务费应明码标价

近期,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汽车消费领域的突出问题,今天上午,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举办“推动解决汽车消费维权难座谈会”,邀请有关专家、律师参加,并就汽车“三包”规定、PDI规则、金融服务费等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2016-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投诉与咨询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汽车产品(含零部件)的投诉从1.5万件/年,上升至1.9万件左右/年,投诉解决率有所下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售后服务、合同纠纷、产品质量、金融服务问题等。

中消协指出,汽车消费维权难主要表现在:一是经营者巧立名目,消费者辨识难;二是经营者不提供凭证,消费者取证难;三是产品质量出现纠纷,消费者鉴定难;四是经营者推诿扯皮,消费者协商难;五是维权涉及问题复杂,消费者投诉解决难。

中消协还介绍了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舆情报告。报告显示,网民支持涉事车主维权,认为奔驰应予赔偿,质疑收取金融服务费的合法性,呼吁加强监管,整顿行业乱象。结合奔驰车事件及汽车消费领域投诉问题,中消协提出以下意见:

一、汽车产品合格交付,是经营者的应尽义务。交付合格产品是经营者的合同义务,三包规定是后合同义务,两者不应混同。如果经营者出售的是不合格产品,消费者可以按照《消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如果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的,还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实践中,一些经营者向消费者交付不合格车辆,却以汽车三包规定为由拒绝承担退货责任或相应赔偿责任,有违法律规定。

二、PDI规则属于行业自律规范,不应限制消费者权利。《乘用车新车售前检查服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PDI规则)是由行业组织牵头、12家企业参与制定的行业自律性规范。其中涉及乘用车新车交付消费者前的检查规定。对此,有关厂家及其经销商应当对照相关内容,逐一检查落实,保障新车交付的实际质量。对于一些PDI检查流于形式,造成交付车辆存在各种问题的经营者,应加强行业自律予以规范。同时,企业联合制定的PDI规则属于行业自律规范,不应对消费者实体权利做出限制,应根据消费者诉求,结合有关实践争议案例进行修改完善。

三、汽车销售金融服务等应明码标价,杜绝强制交易等违法行为。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应对全部收费项目事先向消费者明示,且不得做出不合理限制或者强制交易。但当前汽车销售服务中,存在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缴纳续保押金或续保保证金等问题,有些经销商代办业务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多收上牌费、金融服务费,还不开具发票,引发消费者强烈不满。对于这些违法行为,应当依法严厉惩处。

同时,针对汽车消费维权难,中消协呼吁全社会共同树立消费者优先观念,携手推动问题解决:包括进一步修改、完善《产品质量法》、汽车三包等规定,提升产品质量担保立法层级,明确违法追究责任到人,强化对消费者的保护,防止经营者逃避自身应尽义务和责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来自上海市消保委汽车专业办数据显示,汽车金融相关的投诉也比较普遍,2018年1306件投诉涉及114件贷款投诉,占8.73%,2019年一季度自行受理投诉中涉及贷款投诉19件,占投诉(416件)4.5%。

对此,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指出,对于汽车消费金融,其本身是正常的。汽车金融增值服务当然也可以收费,但消费需要明明白白,4S店提供了哪些服务,按什么标准收费要告诉消费者,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