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很艰难,为了年轻企业“轻装上阵”,这里也是很拼

曾经预想产品在半年内研发成功一年内投入市场,最终,光研发产品就花了三年半;因为感觉看不希望,最大的合伙人选择了半路退出……从知名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辞职选择创业的杨晓林没有想到:创业会如此艰难。

所幸,创业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如今,他所创立的上海凡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三十多个产品,并且每一个产品都有很好的质量口碑。“将生物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花费大笔经费向国外求购”——这个最初使他萌发创业念头的梦想已经开始落地。

4月16日,当他站在绿亮科创园的一次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讲解会上,他以过来者的身份和大家分享:选对一个孵化器来作为企业落脚点的重要性。

发改委、水务局、科委、青企协会、银行等金融机构……这场“闵行区青企协政策推介”阵容庞大,都是与创业关系密切的职能部门。因为科创园事先梳理了园内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共性问题,因此,来进行政策解读与讲解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可以更有的放矢。

作为闵行区工商联主席、闵行区青企协会长,方加亮一手促成了这次活动的举行。20多年前,他作为一名创业者来到上海,对于创业的艰难,他感触很深。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有些政策适合创业初期的企业,有些政策适用于创业进入瓶颈期的企业,可是陷于创业的千头万绪中,可能很多政策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让年轻的创业者们知道更多和自身创业有关的信息与政策,得到更多的支持。”方加亮如此表示。

《闵行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政策意见》围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扶持初创企业发展、支持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支持发展科技专业服务”四个方面,共设计了16项具体支持措施和鼓励办法,其覆盖面广、针对性高、操作性强。

闵行区优化营商环境1.0、2.0版本,一系列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减税降费措施……各职能部门带来的政策解读干货满满。

“创业的艰难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会,但对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大家却是感同身受,”杨晓林作为青年创业者的代表表示,期待更好的扶持政策落实,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让更多年轻企业可以“轻装上阵”。

方加亮表示,青企协会作为年轻企业家的“娘家”,接下来将联合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搭建平台,在银行、职能部门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为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包括资金、政策扶持在内的各种保障,年轻的创业者们可以走得更远、更稳。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