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三体》第二部热演,刘慈欣接受记者采访-“忠实原著,我最不看重了”

晨报记者 邱俪华

《三体》舞台剧出到第二部了,刘慈欣自己怎么看?他说:“我怎么看不重要。”

从上周末到这个周日,由Lotus Lee未来戏剧出品的3D科幻舞台剧《三体I鄄I:黑暗森林》在上海文化广场连续演出10场。这也是《三体》舞台剧的第二部,根据刘慈欣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同名小说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的第二部《三体II:黑暗森林》改编。

日前,刘慈欣接受了晨报记者的采访,对于“刘慈欣IP”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他表示:“我这个原作者一点儿也不重要,观众喜欢才最重要。”

“我不介意自己被误读”

问:你对《三体》的舞台剧版有什么期待?

答:最重要的是把科幻给人的震撼感,用舞台艺术这种形式表达出来。舞台剧和电影不一样,它可以用抽象、符号化的艺术风格来传达那些本来很具体的事物,有它独特的魅力。

问:作为原作者,你最在意的是不是还是忠实原著?

答:恰恰相反,我最不看重的就是忠实原著。特别是一个科幻作品的改编,很容易失败,因为文字和舞台剧、影视这些艺术形式都不同,不改是不可能的。改编好看了,观众喜欢就好,就像《流浪地球》的改编,和原著的差异相当大,但是观众很喜欢。

问:你不介意自己被误读吗?

答:我不介意被误读,其实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误读的过程,现在读者能从我的作品里解读出来的东西,坦率地说,我在创作的时候能根本想都没有想过。所以,误读不重要,关键是好看,能否带给人们带来享受。

问:《三体》舞台剧已经出到第二部了,你打几分?

答:我当然希望第二部能超越第一部,但要超越会很难,这是客观规律。我们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就是不可能每一部都保持同一水准,真正保持同一水准的,我能想出来的,电影史上也只有一部,就是《教父》。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目前缺少科幻电影编剧”

问:《三体》电影什么时候会出?

答:这个不能问我,要问他们拍电影的人。

问:《流浪地球》今年那么火,你对中国科幻电影有什么期待吗?

答: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现在还是起步状况,首先要做的是很多基础工作,要建立一个像好莱坞那样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这个体系其实跟科幻电影的创作没有很大关系,你现在去美国跟人家谈科幻电影,他们不大会谈到工业体系这个话题,因为人家已经有了,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要去搭建。

问:除了工业体系,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答:中国的科幻电影目前缺编剧,为什么现在都从小说改编呢,因为没有成熟的科幻编剧。包括科幻导演、特效这些人才,都是需要一步步培养的,这是需要时间的。

问:《三体》要改成电影是不是更难?

答:是的,因为篇幅那么长、结构那么庞杂的一个作品,要在短短一两个小时里讲完,确实很难。如果影视改编成功当然很好,如果不成功,对整个产业链也会有影响。

问:你作为原作者,对于《三体》电影的改编有标准吗?

答:还是那句话,对《三体》的改编,原作者的要求真的并不重要,观众的要求才重要。我这个原作者对改编满意不满意,真的不重要。

问:你的新书会选择什么题材?人工智能?

答:想写一个和《三体》很不一样的新书,有很多选项,生物信息、人工智能都可以,不过创作这个事情,还是需要时间。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