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
至少从目前来看,A股的持续反弹格局已经确立。昨日,延续近期的强势,A股市场收盘飘红,沪指收盘涨幅高达2.39%,强势反弹迹象非常明显,而从后市判断来看,大多数基金认为,A股上涨的空间已经打开,后市仍然具备上涨动力。
又一只北上互认基金申购
“作为惠理集团旗下第一只北上互认基金,也是天弘基金代理的第三只北上互认基金,惠理价值基金目前运作非常平稳,正在开拓代销机构,进行系统对接和测试,相应的投资者教育和宣传工作也已展开。”昨日,就在上海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天弘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刘冬透露。
资料显示,基金互认是指允许境外注册并受当地监管机构监管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开销售。2015年5月,中国证监会、中国香港证监会联合宣布于当年7月正式开展两地基金互认,符合条件的基金可在对方市场进行销售。其中,内地公募基金到香港市场展开销售称为“南下互认基金”,香港公募基金到内地销售则称为“北上互认基金”。
就在今年3月18日,天弘基金选择代理的是惠理集团旗下的旗舰产品惠理价值基金,内地投资者即可通过天弘基金网站或直销中心进行申购。
据悉,惠理基金是亚洲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19年2月底管理资产总值达169亿美元,开展业务已有26年之久,是中国香港地区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资产管理公司。
而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取的数据显示,从2016年1月算起,北上互认基金的累计销售额度在2016年2月底就“破亿”,4月底“破十亿”并上到14.46亿元。到了2016年11月,其累计销售额度突破百亿关口。截至2018年10月31日,北上基金销售额度为253.05亿元,在剔除159.94亿元的投资者赎回或分红额度后,净申购额为93.11亿元。
此次,惠理价值基金的申购,也是北上互认基金受追捧的例证之一。
北上资金持续增援
北上互认基金的火热,只是北上资金增援A股的缩影。就在近日,尽管北上资金连续7个交易日净卖出,期间累计净卖出已经达166亿元。但是,惠理集团投资董事兼中国业务总裁余小波昨日就此表示,北上资金的近期撤离,主要原因还是A股春节以来涨幅较大,短期有调整需求有关,但并不影响北上资金整个对A股市场的乐观判断。
日前,MSCI宣布全中国指数转换为中国全股票指数时间从6月1日延迟至11月26日。中银国际宏观分析师徐沛东指出,因为跟踪中国指数资金规模不大,暂停转换真实影响较小,A股在MSCI指数体系中纳入比例和纳入范围的提升,以及A股将被正式纳入富时、标普道琼斯指数体系的时点才是决定今年外资进入A股的节奏的关键变量。按照今年外资已流入资金的偏好看,未来消费板块以及优质科技股将继续受益于外资流入规模的扩大。
相比A股,前日恒生指数一度冲上3万点后下调,当天收跌0.33%。但与A股净流出相反,南下资金持续净买入,4月份港股通已累计净买入118亿港元。如果以人民币换算,当前港股通已累计净买入金额达到7389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日前对媒体表示,随着A股入摩加速和扩大,处在相对低位的A股的投资价值逐步体现出来,再加上国家进一步扩大金融和资本市场扩大开放,放宽外资参与资本市场的力度和额度,关注A股的外部投资者增加对A股的投资,如果形势走好,预计外资流入额超过5000亿元,看高到万亿元。
新基金发行火爆
与此同时,新基金发行火爆效应正在扩散。继“陈光明+傅鹏博”概念的睿远成长价值一日吸金700亿并实施份额配售后,4月以来明星基金“挂帅”的产品频频出现爆款,发售金额超过30亿元,不少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更是出现“一日售罄”产品。
中欧基金近日公告,周应波管理的中欧远见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提前结束募集,该基金在4月15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4月26日。而目前决定将基金的募集截止日提前至4月15日,即4月15日为该基金的最后一个募集日,妥妥的“一日售罄”。据证券时报记者从银行等渠道了解到,这只基金受到市场关注,规模或已经超过35亿。
同样,就在4月12日景顺长城基金也宣布,由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集英成长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也提前结束募集,原定认购截止日为2019年4月25日,而决定将募集截止时间提前至4月12日,即2019年4月15日起不再接受投资者对该基金的认购申请。据一位银行渠道人士表示,该基金同样获得渠道的关注,募集份额或超过38亿。
实际上,近期不少知名基金经理管理基金受到市场欢迎。如3月上旬,南方基金副总裁史博挂帅的南方智诚宣告成立,首募规模近38亿元。而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在5天时间内募集到32.67亿元,也是提前结束募集。4月9日,邱杰管理的前海开源优质成长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最终募集规模达65.14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今年以来偏股型基金规模合计508亿元,平均规模为9.60亿元。
后市判断依然乐观
对于后市,大多数基金经理的判断依然乐观。“A股尽管今年以来涨幅不小,但也是仅仅收复了去年的跌幅。”昨日,针对A股市场,惠理集团副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苏俊祺表示:“我们对A股未来的判断非常乐观,A股的投资比重已经由2%提高到接近20%。”
苏俊祺认为,随着港股通、QFII以及M SCI的开通和到来,A股未来3~5年具有历史性机会,未来估值还会提升,惠理集团目前主要看好A股的稀缺板块,比如白酒、白色家电等,目前估值都很便宜,此外教育股、医疗股也被他们看好,教育股中主要是技校、大专以及民办教育机构,而医疗股中则是创新药、生物制药类公司,他们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
同样,新华基金表示,由于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货币政策继续保持适度宽松,预计调整时间、幅度有限,二季度市场仍然存在机会。随着风险的缓释和科创板的推出,市场或将遵循两条主线继续上行,一是符合科技创新大背景的逆周期成长类行业;二是持续受益于外资流入的蓝筹白马。行业配置上,短期建议关注地产及产业链和周期的投资机会;中长期看好5G及产业链相关应用行业、龙头券商、自主可控、消费、国防军工等行业。
而浦银安盛基金认为,股市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暖,后续市场仍具备上涨空间,但也面临经济转型中诸多不确定性。可转债作为攻守兼备颇具性价比的品种,仍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从估值角度如平衡性转债溢价率和隐含波动率来看,可转债依然在历史平均水平附近,依然具备较大价值。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李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