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都在说的思维训练,到底该怎么做才对?这位早教大师这么说!

对于很多幼儿甚至小学家长来说,“思维训练”想必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尤其在幼升小家长群中受到热捧。但是,到底什么是思维训练?什么才是思维训练的正确打开方式?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来自日本的幼儿教育实践研究所创始人、在亚洲享有儿童思维教育大师之称的久野泰可带着新书《小熊教室.儿童思维训练365天》抵达上海,同各位专家、老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

分享中,久野泰可从“幼儿时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大家关注的话题开始,分享了自己47年的实践研究成果和经验。

久野泰可表示,幼儿期的教育容易犯的错误是“前压式的教学”,“幼儿记忆力比较强,稍微教一些内容就可以记住,然后转述出来。但是这时候前压式教育的内容,孩子很快就会忘记了。”

所以,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不是家长教学方给予的,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要在反复的练习,反复的摸索当中,逐渐掌握知识、内容。”

同时,如果我们简单地教孩子怎么做,他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只有他接触事物与人交往,靠自己探索,这时候学的知识更坚固,他自己能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这,就是事物教育。

除了事物教育,还有很重要的,是对话教育。

什么是对话教育呢?“我们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不管回答正确不正确,我们会让孩子把回答的过程告诉我们,这个是把思考过程语言化的过程在里面。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学到东西,这个是我所提倡的对话教育。”

久野泰可还提出,幼儿期要重视的其他几种教育,还包括:抓住事物的特点提高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对事物进行相互的比较;按照某种观点和方法;把握全体和部分的关系;改变观点来看事物。对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是否能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

现场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及家长一致认可和好评的“久野教学法”,是久野先生依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儿童的判断与推理、儿童的空间概念、儿童的几何概念等进行研究,经过47年的教学实践,研发所得成果。该教学方法通过三大核心理念:实践教育、基础学科教育、语言表达,对孩子进行六大领域训练:自然测量、语言表达、数字概念、方位描述、图形认知、生活及其他,从而帮助孩子获得通往未来的九大智能。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