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须甄别|操盘工作室(财经纪实小说)

不久前,前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上市公司民企纾困不能搞“一刀切”,应当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民企纾困的选择标准或者规则,对纾困对象企业正确区分、有所选择。   

肖钢称,去年11月以来,各个地方都设立了民企纾困基金,对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上市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帮助一些民营企业渡过暂时的难关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提到,民企纾困过程中,要认真评估公司和公司控制人之间的风险关系,正确区分是民企上市公司出现问题,还是民企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出现问题,不同情况要区分对待,不能搞“一刀切”。

“我同意肖钢的观点,纾困对象应该有严格限定,不是所有碰到困难的企业都应该‘救助’。有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链出现困境,但上市公司经营仍然正常,对于这种情况,应当考虑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救助;对于原先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未用于主业,企业经营不善的,就要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高智说。对那些高位减持套现后,全家移民海外晒日光浴的,通过高质押维持企业经营,碰到一些困难也不积极解决,甚至靠欺诈混迹于二级市场的,绝对不应该“纾困”。

“比如奋达科技,去年底就曾经获得纾困,该股头悬34亿元商誉,股价近乎‘腰斩’,重要股东及高管却频频减持。不久前,这家公司公告说: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对可能发生资产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预计公司2018年度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准备总金额为8.8亿-10.3亿元,范围包括商誉、存货、固定资产。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为36.21亿元,同比增长12.8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亿元,同比下降276.02%。像这样的一边‘纾困’,一边减持的企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儿戏’。”郁教授道。据他所知:奋达科技绝不是个案。通过一系列大手笔并购,业绩呈几何级数增长且净利润率稳中有升,然后股价飙升,重要股东清仓式减持,继而业绩不佳导致商誉减值,商誉减值导致财报难看,而糟糕的财报又直接影响股价的表现,最后留下一地鸡毛,还得由市场来买单的企业大有人在。

“所以对这类企业,决不能伸出援手,这类企业之所以处于困境,不仅仅只是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其经营的抗风险能力本身也较弱,按照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原则,救助他们是毫无意义的,也有违‘三公’原则。”高智说。

“今天大盘全天表现较差,跌停的股票明显增多,这是什么情况?”娇娇把话题又拉回到大家最关心的股指走势上。

“今天工业大麻概念股全线走弱,影响了热钱的及时换仓,但我看了一下,跌停的股票多为近期走势凶狠的股票,像科蓝软件今天也跌停了。我觉得这很正常,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不追暴涨股的原因所在。”高智回答。今天一早,他就提醒大家趁着科蓝软件翻红全部抛光。

明日仓位:50%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韩忠益(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