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蒲松龄是位音乐家,他笔下的《聊斋》一定很摇滚

天真烂漫的狐妖婴宁、风流倜傥的书生桑晓、一往情深的水鬼封三娘和嫉恶如仇的道士成半仙……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聊斋志异》中的人物被一一搬上了音乐剧的舞台。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与狂放不羁的摇滚曲风碰撞,阴阳两界错综复杂的命运纠葛就此展开……

今晚,新加坡原创古装摇滚音乐剧《聊斋》在历经数月紧张制作排演后,将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连演6场。

中国传统文学经典与西方现代摇滚乐到底是如何结合的?在昨晚举行的Media Call现场,这些风格迥异的曲目得以在上海的舞台上首次呈现。

开篇群舞曲目《欢迎光临》展现了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将阴森的地府变为了热闹非凡的“群魔乱舞”,鬼卒们热烈欢迎着书生桑晓来到阴间,为整部剧拉开序幕。

第三首《夜会》短小精悍,展现了狐妖婴宁和书生桑晓初次相遇的互相试探。最后,在《爱情没什么好怪》一曲中,女鬼封三娘向桑晓坦白自己骗他喝下毒药水莽草,让他作为替死鬼的实情,剧情在这里展开了新的维度。

音乐剧《聊斋》开创性地将西方现代摇滚乐与传统经典文学结合,这一独特的创作概念,来源于导演郭践红和编剧吴熙的一次闲聊: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如何看待经典?

郭践红认为,摇滚的精神内核在中国文化古已有之,聊斋中风流潇洒的两性关系和摇滚里的不受拘束也有相似之处。

此后,吴熙经过对《聊斋志异》这一古典文本的不断阅读、筛选、消化、糅合完成了剧本创作,也让那些曾经无情鞭挞讽刺封建社会黑暗的篇章在当代展现出全新的意义。

“蒲松龄这个人物其实也很摇滚,他本身在科举制度下屡试不第,比较边缘。他的字里行间,有许多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吴熙说。

音乐部分的创作则由华语流行音乐界的词曲黄金搭档——黄韵仁和小寒亲自操刀,共完成了20余首曲目。词作者小寒为这个东方故事与西方音乐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她认为《聊斋志异》中人鬼的爱情描写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都是“摇滚”的表现。

2010年,音乐剧《聊斋》首演,一经推出就收获观众热烈反响,并一度掀起新加坡观众欣赏华语音乐剧的热潮。此后经过六年的沉淀与积累,音乐剧《聊斋》于2016年再度上演,9年间不断打磨才造就了今日的日臻成熟。

9年来,当年的演员们都成长了不少。扮演女主角婴宁的新加坡爵士歌手董姿彦,成为《中国新歌声》第二季周杰伦战队冠军,在中国渐渐有了人气。而当年扮演男主角“书生桑晓”的刘晋旭,这一次则要挑战“阎罗王”这个角色。

该剧导演、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表示,为了确保音乐剧《聊斋》今年在上海的首次正式亮相,实践剧场不惜取消了原本同档期的制作计划,只为专心打磨《聊斋》。

今年春天,音乐剧《聊斋》得以在中华大地上最终呈现,以交融共通的母语语系和家喻户晓的经典文本与中国观众建立情感链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