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九国际戏剧邀请展发布-十六部中外好戏,都在中国大戏院

晨报记者 邱俪华

昨天下午,演艺大世界2019国际戏剧邀请展在上海中国大戏院发布。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大戏院艺术总监田沁鑫介绍了2019年国际戏剧邀请展邀约剧目,来自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智利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6部作品,包括《秃头歌女》《奥德赛》《奥赛罗》《手提箱里的死狗》《伊利亚特》《电影女孩》《威尼斯商人》《等待果陀》《原野》《红白玫瑰》等,7部国际剧目中,6部为中国首演,4部为亚洲首演,1部为全球首演,而邀请展进行期间,还有一部神秘剧目会以彩蛋形式跟观众见面。

国际剧目 多数作品亚洲首演

当下的世界剧坛,致敬和解构经典成为浪潮,2019国际戏剧邀请展的国际剧目呼应这一潮流,其中,《秃头歌女》《奥赛罗》《电影女孩》均为亚洲首演,《伊利亚特》《手提箱里的死狗》为中国首演。

开幕大戏《秃头歌女》由法国红帽子剧团带来,以独特视角,在滑稽和无聊之间折射出现实的荒谬、人生的痛苦。

田沁鑫推荐理由:“上海和巴黎的气质很像,把这部戏请来,也是想看看这个戏和上海的缘分。《秃头歌女》是荒诞派创始人尤涅斯库的第一部戏,他用这部戏重新定义了戏剧。”

6月上演的《奥德赛》,是德国“年度剧院”汉堡塔利亚剧院的最新呈现,以奥德修斯两个孩子的漂泊为切入点,以两兄弟的视角全新阐释希腊神话中最杰出的人。

田沁鑫推荐理由:“这是由两兄弟主演的戏,表演非常棒,同时,导演的手法可以仔细留意。”

7月演出的《奥赛罗》,由英国巡回剧团艺术总监理查德·泰曼执导。该剧以种族作为全新主题,重新向当代观众传递信息。

田沁鑫推荐理由:“《奥赛罗》是莎翁用了架构剧的模式,剧情见长,从人性上升到哲学高度。”

7月上演的音乐戏剧《手提箱里的死狗》,由英国霓海剧团带来,演员们出色的肢体表现力,加以多种当代音乐风格,极具戏剧张力。

田沁鑫推荐理由:“音乐、舞蹈、木偶结合,可看性极强。”

8月亮相的《伊利亚特》,由美国“荷马的外套”剧团带来,通过一个迷人而孤独的说书人,将古老的英雄故事推至今天。

田沁鑫推荐理由:“这部戏唯一的主角是丹尼斯·欧哈拉,看过《傲骨贤妻》和《真爱如血》的人不会不知道他,这个戏看他就够了。”

9月上演的《电影女孩》,是享誉国际的智利魔幻电影戏剧团首部访华作品。矿区小镇女孩通过“重述电影”的方式,为无法观看电影的旷工和家属们编织出一个个令人忘却现实的魔幻时刻。

田沁鑫推荐理由:“这部戏的优秀在于节奏,演员表演的节奏和电影的节奏结合得极其准确,营造出很棒的戏剧效果。”

拟于国庆期间演出的话剧《威尼斯商人》,由演绎莎剧最为权威的剧团之一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制作,此次演出也是该剧的全球首演。

田沁鑫推荐理由:“皇莎就是英国的‘北京人艺’,只演经典。导演大卫·扎克的戏很细腻,文学性强,同时强调有态度的表演。”

中国剧目 经典文本当代演绎

紧随国际戏剧趋势,2019国际戏剧邀请展上演的中国剧目,多数也是取材自经典文本,并且不限于小说、剧作,还包括民间传奇故事,其中不乏青年导演的原创作品。

6月演出的音乐会《红楼梦音乐传奇》,是蔡东铧·MRC跨界乐团负责人,指挥家兼戏剧导演蔡东铧的“乐剧”作品,以曹雪芹为主人公,浅吟低唱引入17首诗词曲调,打造出一场立体的《红楼梦》戏曲音乐会。蔡东铧另一部音乐会《牡丹亭音乐传奇》将在10月上演,带来杜丽娘与巴赫的对话。

7月上演的《红白玫瑰》,由中国大戏院参与投资制作,田沁鑫任总导演,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排演。该剧脱胎于田沁鑫的大剧场“民国版”和小剧场“时尚版”,把原著民国“都市男性”转换为当代“都市女生”,以创新形式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热点话题。

田沁鑫推荐理由:“这是我的戏剧作品,希望年轻的演员们能够传承下去,现在的版本是一个小剧场的时尚版。”

7月亮相的话剧《五脊六兽》,由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制作,该剧借一对父子江南行购买“冥途路引”的故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死的奇特见解。

田沁鑫推荐理由:“演员会奉上强烈的肢体动作和有冲击力的表演,编剧也很棒。”

8月上演的《等待果陀》,由台湾艺术家吴兴国挂帅的当代传奇剧场带来,直击生命本质,在生命中突破重围,寻找存在的价值。

田沁鑫推荐理由:“用戏曲元素呈现荒诞派经典,沿袭吴兴国的一贯气质。”

8月演出的音乐剧《信》,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小说,由缪时音乐剧制作出品,该剧深入到罪犯家属心灵,跳出了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

9月登台的话剧《爸爸的床》,由椎·剧场出品,德国导演马丁·恩格执导,荷兰编剧玛格内·范·登·博格编剧,中国演员王学圻领衔主演。剧中,父女透过一条电话线,对两人难以言说的伤痛、隐秘的情感进行了清晰而深刻的解剖。

田沁鑫推荐理由:“理由只有一个,王学圻。”

同样9月演出的昆曲《玉簪记》,由浙江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以及郎园联合制作,改编自明代剧作家高濂的同名传奇剧本。

9月亮相的话剧《原野》,改编自曹禺经典同名剧作,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何念导演,导演运用独具个性的叙事方式大胆呈现。

田沁鑫推荐理由:“因为两个名字,你必须看。第一个是曹禺,何念就不用
我说了,他是很多年轻人爱上戏剧的理由。”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