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访俄大约在春季?

晨报首席记者 顾文俊

从2014年崔龙海(时任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访俄向普京转交金正恩亲笔信,到2018年拉夫罗夫(俄外长)访朝向金正恩转交普京亲笔信,朝俄元首会晤似乎总是充满意愿却又难以成行。本月,朝鲜高级官员密集访俄,俄议员与总统新闻秘书高调宣称,金正恩访俄已提上议程,而且正式日期大约在春季或夏季。金委员长终于要和普京见面了?

《顾问》本期访谈嘉宾: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赵干城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张琏瑰

俄罗斯对朝鲜是何心态?

顾问:河内会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几乎与此同时,美俄《中导条约》宣告破裂,“金普会”是不是从中看到了机会?

赵干城:第二次“金特会”之后,美朝尚无任何交集,是朝鲜先做出动作还是等待美国先做出动作,局面非常模糊。美国对朝采取强硬措施,朝鲜也表现出强硬姿态,比如在东仓里导弹试射基地安排活动,因为在美国间谍卫星严密监视之下,按照西方媒体说法,是故意做给美国看的。3月15日,朝鲜副外相崔善姬对外表示,金正恩可能会对朝美关系有新的说法。在这个紧要关头,对朝鲜而言,访问俄罗斯就是为了寻求国际社会的支持,而俄罗斯是国际社会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况且俄罗斯在美国全球政策中是分量较重的砝码。

顾问:“金普会”为什么夺人眼球?除了人物本身具有的明星效应和戏剧性场面之外,您对他们二人的会晤有什么期待?

张琏瑰:刨去外交上、政治上对朝支持之外,俄罗斯能提供的东西很少,因为它自己的经济也非常困难。朝鲜现在最需要的是石油,但俄罗斯不可能明着给它提供石油,如果违背安理会决议对朝提供石油或军事援助,美国会进行报复。

赵干城:俄罗斯是“六方会谈”的一方,也算是朝鲜问题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过去20余年里,俄罗斯一直在发挥某种作用。除此之外,俄罗斯也有可能会把朝鲜作为对美政策的一张牌来打,如果是这样,美国就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因为美朝打交道最关键的不是经济,也非政治,而是军事,而俄罗斯军事技术在全球领先。至于朝鲜同俄罗斯合作到底能得到什么,我想,美俄微妙的大国关系或许也可为朝鲜所用,另外,放松国际制裁是其一大诉求,如果安理会启动对朝制裁“可逆条款”,各大常任理事国都不可或缺。金正恩也想要努力恢复由他父亲金正日建立起来的与普京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当然,莫斯科之行可能会对朝鲜寻求新的对美政策提供契机,但并不标志着朝美关系会因此逆转。

顾问:普京一再邀请金正恩访俄,想要传递什么信号?一方面忠实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另一方面又在安理会对朝谴责的表决中投下唯一的否决票,俄罗斯对朝是一种什么心态?

张琏瑰:俄罗斯是想用这种方式突出它在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存在感,口头上主张半岛无核化,因为维护世界核秩序对俄也很重要,但从战略上,俄罗斯未必希望朝核问题得到迅速解决,因为东北亚局势因核问题维持适度紧张,既可以对大国形成牵制,也有助于俄罗斯动用一切外交手段重返朝鲜半岛。

金正恩为何迟迟未访俄?

顾问:从朝鲜角度来讲,是不是美朝谈得好,平壤就不会和莫斯科走近,没谈拢,才有加强关系的必要?

张琏瑰:跟美国谈没谈好,他都得去俄罗斯,只是在没谈好的情况下,访俄的迫切性就增加了。他要在大国之间“打牌”,利用大国矛盾上下其手,这是朝鲜一贯的做法。当然,如果和美国谈得很顺利,他的访俄之行还可以推迟。现在是要借助俄罗斯的支持,和美国再斗一把。

顾问:从2014年至今,金正恩访俄为什么迟迟没有成行?他在顾虑些什么?

赵干城:2018年,他的外交重点完全是围着美国转,一是文在寅上台之后朝韩关系的缓和,二是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一次“金特会”。当时,朝鲜对朝美关系的前景持乐观的看法,如果能顺着朝鲜基本设想的方向逐步发展,访问俄罗斯的紧迫性就会下降。而且,俄罗斯在经济上对朝的意义也不是太大。劳动党把今后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外交上它主要考虑的则是对美关系全面进展、对华关系全面恢复。今天情况则不同,河内会谈以朝鲜完全没料到的方式结束,对朝鲜下一步怎么走提出了极大的难题,在最大的外交考验面前,谋求俄罗斯支持的紧迫性上升。

顾问:金正日时期还曾传出消息说朝鲜要跟俄罗斯搞联合军演,后来也不了了之,很多消息都是光打雷不下雨。这一次是不是可能性更大?如果成行,将聊些什么?除了地区热点问题,在推动朝鲜国内经济改革方面,两国有没有合作机会?

张琏瑰:可能性非常大。在河内峰会以后,朝鲜要和俄罗斯拉关系,在大国之间“打牌”,很可能就在近期成行,不会拖到夏天。

赵干城:鉴于第三次“金特会”前景不明,今年实现访问莫斯科的概率还是挺高的。联合军演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不排除俄罗斯会给朝鲜一定的军事支持或加强防务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毕竟它们有共同边境。金正恩访俄如果成行,美国会360度无死角监督。首先,在政治上,朝俄寻求重新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其次,在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寻求俄罗斯的支持和帮助,以期在没有第三次“金特会”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国际社会对朝放松制裁。

新时期朝俄关系的实质?

顾问:苏联解体后,俄朝关系一度冷却,1994年金日成去世,叶利钦甚至未发唁电,进入新世纪以来(普京上台之后),俄朝关系何以重新发展?

赵干城:朝鲜是比较特立独行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意识形态跟前苏联也并不完全一致,但苏联当时是朝鲜主要的外援来源之一。苏联解体之后,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完全中止了对朝经济援助(休克疗法中的俄罗斯自身也比较混乱),因此,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俄朝关系相当冷淡,对朝鲜而言,俄罗斯的实际作用很小,认为叶利钦领导的俄罗斯基本倒向西方。普京上台以后奉行的是“双头鹰”政策,一头在欧洲,一头在东方,而朝鲜因其地缘政治上的重要位置和历史因缘,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开始逐渐显现。从朝鲜方面来看,《朝美核框架协议》2002年无果而终使金正日逐渐走上了核开发的道路,在战略自主的道路上,俄罗斯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在俄罗斯东方政策调整及朝美敌对加深的情况下,朝俄接近是地缘政治的自然结果。

顾问:去年,在朝俄建交70周年的贺电中,金正恩说:相信具有70年历史的战略性朝俄传统友好关系将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和两国人民的利益建设性地继续发展。从苏联时期继承的朝俄双边关系到今天有了什么变化?

张琏瑰:朝鲜战争结束以后,苏联对朝给予了无私援助,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开单,这在当时是社会主义阵营普遍的做法。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变了,自身经济一落千丈,就算是石油援助,也会按照市场经济办事,但朝鲜仍维持过去的思维定势。2014年,朝鲜国防部长赴俄要武器,结果空手而归。

赵干城:支撑朝苏关系的重要支柱是意识形态,这根支柱到了冷战结束后分崩离析,变成了单纯的利益。面对西方巨大的压力,普京表现出非常强悍的一面,在外交上体现为“双头鹰”政策,把远东与亚太纳入到战略视野范畴,朝鲜战略意义由此突出。美国将朝鲜视为“眼中钉”的关系越剧烈,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就越大,这种战略层面的统一阵线就是金正恩在贺电中提到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友好关系,今天支撑朝俄关系的主要就是战略利益。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