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中国第一本少儿刊物,曾引领几代读者的精神成长!
如何擦亮深深烙印在几代读者心中的“儿童时代”品牌,更好发挥原创力量振兴中国图画书?日前,中国中福会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儿童时代图画书”论坛在沪召开,全国图画书界专家、画家和作者以及教育专家学者齐聚,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二届“儿童时代图画书”论坛现场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1950年,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的《儿童时代》杂志是新中国第一本少儿刊物。
《儿童时代》引领了几代读者的精神成长,累计读者超过3亿,曾向海外17个国家发行,作家王安忆、陈丹燕等都曾担任《儿童时代》杂志社的编辑。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余岚介绍,“儿童时代图画书”延续了宋庆龄提出的“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理念,自2012年起从少儿期刊品牌《儿童时代》孕育出版,相继开发月月学和月月看产品线,聚焦文学和科学,累计出版200多种。
多部作品获“丰子恺图画书•佳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上海图书奖”,目前一批图画书输出版权,其中《小兔的问题》英文版获2018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美国分会“国际杰出童书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本获此荣誉的中国童书。
探寻中国原创绘本的力量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少儿图书市场,本土原创图画书近年来正在以惊人速度增长。在这股热潮中,原创图画书如何更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和心理诉求,以东方美学讲好中国故事?
在论坛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表示,中国原创图画书曾有悠久的历史,可惜一度中断。而当前中国原创图画书的振兴,正是从西方绘本的引进和冲击下开始的。“中国原创不是呈现浅显易懂的画面,这个阶段正在过去,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绘本作品中涌现了越来越多动人的中国美学故事。中国原创不是照搬西方、换一张东方的皮,而是应该发出自己的光亮和声音。”
“当今图画书虽然很热,但作者应潜心深入生活,真正好的图画书是等出来的。”因创作《牙齿,牙齿,扔屋顶》获2014丰子恺图画书•佳作奖的刘洵坦言,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长时间的积累和采风。
刘洵谈到,图画书看似很薄,但并不浅薄,一本小小的图画书甚至可以表达比一部长篇幻想小说更深刻的内涵。“因此,创作图画书需要更加谦卑,学会和很多很多的孩子对话,告诉他们哪些东西需要我们永远持守。”
她说,图画书创作者往往需要花上几个月甚至数年去构思一个故事,把它琢磨透,然后再花上同样多的时间把它慢慢地写出来画出来。
痴迷于版画艺术的青年作者吴亮,尝试把版画艺术融入图画书创作,推出《小木马》《我叫贾宝玉》等多部作品,东方色彩浓郁,后者还运用版画的蚀刻和飞尘技法。
曾创作《团圆》等代表作的画家朱成梁谈到,水墨、版画、剪纸、泥塑、壁画、漆器等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都是他的灵感源泉,但中国元素需“如盐融水”般巧妙化用,而不是“硬性植入”,从而引领孩子们走进文学和审美的广阔世界。
致力于图画书研究的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王志庚,做了《原创科学图画书观察》的演讲。南艺插画系主任姚红从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图画书创作人才的角度做了分享。
论坛现场举行了“儿童时代图画书”专家顾问聘请仪式,邀请海飞、梅子涵、朱成梁、熊亮、朱自强、王志庚、姚红、费嘉等担任专家团特别顾问。
另外,举行了“儿童时代图画书”插画师签约仪式,刘洵、梁川、俞寅、徐晓璇等成为签约画家,为“儿童时代图画书”提供优质稿源,同时出版社为青年画家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主办方还开启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绘本新星奖”的奖项发布仪式,支持和激励优秀图画书的创作和出版,面向国内外绘本作者,征集未经出版的绘本作品。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