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未来媒体人作品背后的故事:有孩子走近一种职业,提前职业体验~附视频!

发现上海,记录身边,与城市的明天一起成长。新闻晨报&周到主办的上海首届未来媒体人创意实践活动决赛中,608组入围者围绕决赛题目“寻访最上海历史文化地标”展开创意。在寻访中,少年们把心目中的地标变成了活动的实践基地,去感知上海的温度,更加了解上海,也提升了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

经过活动顾问评审团及组委会最终评选,今天公布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胜奖等奖项。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部分优秀作品的魅力和小作者的创造力。

从一个地标走近一种职业,不少“未来媒体人”把视野聚焦在了这里,上海报业集团里的媒体人、瑞金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内忙碌着的工作人员……

你知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日均客流有多高吗?

在知道自己入围首届“未来媒体人”活动决赛时,七宝明强小学4年级女孩谢宜昀很高兴。但,看到决赛题目,她难免有些紧张,找来了爸爸商量。

“爸爸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历史文化地标’除了历史悠久外,也可以指时代性,我们身边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虽然建成不过八、九年时间,但是它的影响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巨大的,作为上海的新地标之一,当之无愧。”

于是,在这个由胡韵雯担任指导老师的视频中,短短3分45秒包含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功能、作用等各个方面的介绍。

在视频的最后,谢宜昀还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原来,她的爸爸就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作,每年春运是爸爸最忙的时候,小谢同学还去探过班呢!

镜头中,年仅10岁的谢宜昀介绍起虹桥枢纽,落落大方,说出一大堆数据也毫不含糊。“她这次参加未来媒体人活动,收获特别大,知道一件事从策划到操作,应该怎么做,人也更加自信了!”谢爸爸说。

谢爸爸还表示,通过这次拍摄,孩子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多了解和理解。她以前只是知道爸爸很辛苦,也会抱怨我春节前后好几天没陪她,现在她也为爸爸感到自豪了。”

了解报纸的前世今生

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6年级的吴雨晨、邵宴清、曾梓越、俞钧耀,把对职业的好奇,聚焦在了“媒体人”本身。他们的视频在老师李萍、孙文妍的指导下,更像是一个小品剧,从教室里一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哪个好”的争论,延展到了上海报业集团看个究竟,了解报纸的前世今生。

“我们来到威海路路755号,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幢巍峨的大楼,‘道正声远’这四个字在大楼的正前方……”在上海报业集团,孩子们参观了陈列室,校样室,记者工作室,实时新闻的播放室,采访了资深记者,解答了他们心中的困惑。

“我们在绿意葱茏的办公室走过,感受那里紧张的工作气氛;我们走过百人记者墙,感受那一张张真挚的笑脸;一张张记录着特殊历史事件的报纸在四周的墙上,一路陪伴,让我们重温那或激动、或震惊、或震撼的时刻。岁月就这样被记录,被定格。啊,报纸真是神奇!” 

 四个小伙伴不禁感叹,“在这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交融,历史和现代交接,正义和坚守并行。上海报业大厦由外而内地散发着别样的魅力!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历史文化地标。”

走进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也是全国最好的医院之一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李曜诚在老师陈琦的指导下,让时光倒流112年,一起寻找许多老上海人记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