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我盼了20多年”-普陀区24街坊东块旧改基地签约率达100%

晨报记者 杨天弘

一辆辆披红挂彩的搬场车、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一句句依依惜别的话语、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3月13日清晨,短短一条普陀路上,这里的居民迎来了比过年还喜庆热闹的气氛。

这是普陀区24街坊东块旧改基地居民集体搬迁的日子。盼了几十年,这里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终于迎来全面改善。

两个地块100%签约搬迁

在这儿住了40多年的鞠先生在现场向记者感慨:“我们地块的北边,是均价9万多元的商品房;南边,是均价8万多元的商品房。窝在高楼林立之中,确实有点尴尬。而且老房子煤卫合用也很不方便,现在终于动迁了,这一天我盼了20多年了。”

正因为如此,在该旧改基地的第一轮意愿征询中,一号地块居民同意率为97.37年,二号地块居民同意率为98.67%。

第二轮征询(签约)于2018年12月8日启动,至2019年3月7日签约期满,普陀区24街坊东块基地传来捷报,两个地块双双达到居民签约率100%。

据悉,这也意味着普陀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的成片旧改项目整体圆满收官。

多方努力让居民告别蜗居

普陀区24街坊东块旧改基地坐落在普陀路、昌化路一带,东至昌化路、南至普陀路、西至富丽花苑、北至澳门路,其中一号地块共有居民77证,二号地块共有居民305证。

征收过程中,普陀区各责任单位多次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被征收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征收推进小组,明确责任分工,选派党员干部深入征收基地一线,疏导居民矛盾;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实时更新动态信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规范服务。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征收工作难就难在家庭矛盾的协调上——遇到居民家中人口多、想法多,家庭成员之间情况复杂的情况,征收基地工作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群策群力探索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

二号地块内的一户居民,权利人已过世,在册户口兄弟姐妹共计10人,家庭矛盾异常突出,甚至会发生肢体冲突。征收基地为此召开了多达17次的协调会多方劝解,甚至发动亲戚朋友和老同事老邻居等。普陀区旧改办、街道、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天天上不同的门,劝不同的人,终于成功劝说了这户居民们做出一些让步,最终顺利签约。

其实在每个征收基地,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也正是凭借着多方的努力,才让一户户人家顺利签约,告别“蜗居”,改善生活。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天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