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季,一切的风吹草动,都在撩拨着老母亲老父亲焦虑的神经。
这两天,“秒抢”校园开放日名额,成了家长日程表中的一件大事。有的抢到开放日名额,就仿佛看到了孩子背着书包走进该校的背影;有的被公司领导叫去说了一句话,错过了名额“秒杀”,捶胸顿足;还有家长专门请假,在家“盯”着链接抢名额。
再加上各种“贩卖焦虑”的微信公众号,直接将校园开放日和升学挂钩,煽动家长们的焦虑,愈演愈烈。
越是焦虑纠结的时候,越要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
来,我们坐下来,捋一捋。
首先要搞清楚,校园开放日,到底是什么?是学校打开大门,面向招生划片范围或对口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及其家长,介绍办学理念、课程设置、师资水平、办学特色的相关活动。
也就是说,校园开放日,是一个展示的平台,沟通的平台,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学校“游园会”。何况,市教委早已明令禁止,校园开放日不得组织学生报名,不得组织任何测试(测评、学科练习)或面谈,不得收取学生任何形式的简历(包括各类证书)等材料,也不得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
大家应该还记得,去年3月初,闵华二在校园开放日当天,设计学科测试,家长举报后,被市教委迅速查处,通报批评,责成整改。那么今年,你觉得,还会有学校会冒这个险,出些什么“花头”吗?
所以,我们大可以降低焦虑,把心态放平。即便没有约到校园开放日的名额,并不意味着错过升学的机会。家长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局及学校官方网站、主流媒体的报道,或者往届家长的评价,来了解这个学校。
而预约到了校园开放日的家长,也不要“想太多”,只管带着孩子放松、开心地去学校里逛一逛:校园环境,教室设置、食堂整洁度、还有操场,校园墙,各种特色课程、特色活动,以及在其中体现出来的教职工和在校生的精神风貌。然后问问孩子,问问自己:见到了心仪的学校,是不是就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校园开放日,学校是开放的,家长的心态也应是开放的,别总“盯”着一些似是而非的假信息,把自己锁在升学焦虑的迷雾里,却错过更美的风景。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