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旅游有哪些新变化和新期待?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释放了这些利好!

今天,市政府召开2019年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总结回顾2018年全市旅游发展情况,全面部署2019年旅游重点工作。宗明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顾金山副秘书长出席会议。市文化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于秀芬作旅游工作报告。 

会议通报,2018年本市旅游总收入为5092.32亿元,同比增长13.54%。旅游产业增加值2078.64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4%,已经成为本市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893.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入境过夜游客742.04万人次,增长3.16%。全年国际旅游收入73.71亿美元,增长8.24%。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3.40亿人次,增长6.69%。其中外省市来沪旅游者1.62亿人次,增长4.42%,本地游客1.78亿人次,增长8.86%。国内旅游收入4477.15亿元,增长11.23%。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493.66万人次。本市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67.04%,平均房价753.23元/间天,其他旅馆平均出租率64.92%,平均房价512.48元/间天。

2019年,将全面落实《关于促进上海旅游高品质发展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若干意见》,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会议透露,新的一年,上海旅游将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

浦江游览再升级:开通快线游实现水岸联动

浦江游览作为上海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今年将再度升级。

内容包括:开通浦江游览快线,提升沿岸旅游码头功能能级,构建沿岸旅游功能区,遴选观景点,实现水岸联动,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旅游休闲空间。

长三角一体化: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

联合打造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推动长三角同规划、同实施、同推介,打造世界级观光、文化、会展旅行目的地。强化长三角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平台建设。办好长三角旅游集市等旅游合作交流活动。

启动淀山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联合开展境内外旅游推广。加大联合旅游宣传推广的创新力度,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高质量旅游形象。

打造长三角高铁旅游精品路线。探索推出“畅游长三角”惠民“一卡通”。建立长三角旅游气象服务中心。联合规范长三角旅游市场秩序。健全长三角旅游联合执法、综合监管和旅游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建立旅游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加强旅游执法信息互通互联平台建设。加快统一信息咨询、交通集散、投诉受理等旅游服务规范。

邮轮旅游:有条件开放“公海游“航线

积极争取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探索将现行外国公民入境15天免签政策,扩大到其他重要客源目的地。探索扩大现行144小时过境免签电子申请系统的使用范围,积极争取在上海率先实施外国人出境自助通关。

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邮轮经济深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争取“多点挂靠”、有条件地开放无目的地邮轮航线等政策突破,深化邮轮船票制度改革,扩大邮轮入境旅游市场。

文旅融合:开发“三大文化“旅游新内涵

开发“三大文化”旅游新内涵。紧扣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上海故事。优化红色旅游线路布局,策划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全国最具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聚焦“演艺大世界”建设,打造海派文化旅游精品。聚焦历史文化名镇,打造一批融传统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休闲特色小镇,彰显江南文化内涵。

提升“建筑可阅读”旅游新产品。开展全市性“建筑可阅读”项目建设,加大“建筑可阅读”广度、深度,深化“文博带回家”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文博建筑、文体场馆等公共设施、附属空间对外开放。

智慧旅游:实现“一部手机游上海”

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游客满意度、获得感。优化对旅游景区(点)的交通服务保障,提高旅游交通通达度。调整优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布局,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级。推进“一部手机游上海”项目。进一步完善“乐游上海”微信小程序功能,丰富文博、体育、气象服务等信息,提供旅游交通、黄浦江游船等票务服务。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李晓明